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在传统社会,正义表现出魅惑化的特性,宗教信仰和先验理性主宰着人们的正义观念。现代化祛除了正义的神圣价值观念,使正义发生了合理化和合法性的转译。立足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实践,我们既不能认同西方经典现代性的理性正义观,也不能走后现代的解构正义之途,而必须在新现代性的语境中重建正义概念和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政治哲学史上,对正义本质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率、美德、交往权利、与生产方式的适应等方面,但鲜有专门从秩序的角度梳理和规范正义的实质。本文从神话朴素秩序正义观、宇宙论秩序正义观、理性秩序正义观、法定秩序正义观、神义秩序正义观等角度对秩序正义做了梳理,并认为秩序是自正义产生以来就具有的基本价值,或者说,保证社会的秩序是正义的底线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艳琴 《学理论》2010,(18):77-78
幸福,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表示人们对生活惬意的感受和肯定的评价。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幸福之上,而是转向了公共幸福,而公共幸福的基础就是公共生活,只有在公共生活领域才能获得公共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网络空间带有与生俱来的非正义性,网络交往共同体在享有线上权利、解构传统权力主体的同时,所形成的对线下群体的排斥、权利虚拟化、表达滥觞、无责任感、无真诚性等,使得网络空间转化为权利悖论的试验场。网络空间中的权利鸿沟、主体异化、意识形态垄断、表达迷恋、技术控制等造成了民主及其权利的幻象。而要调节非正义的网络空间,必须遵守合法、公共、平等、自律、真实、诚实的综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建构起和谐公正的网络空间及其合理的网络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