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领导干部主人翁意识的强化、淡化与净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提问:能否提倡领导干部要发挥主人翁意识?如能,那么领导干部应发挥什么样的主人翁意识?有的人认为,领导干部应强化主人翁意识、强化为民作主意识.但现在也有的人认为,若提倡领导干部应强化主人翁意识,为民作主意识,则将不免带来以下一系列问题之嫌:(1)思想认识上容易造成"英雄史观"("精英治国论"、"精英治厂论"),从而使"群众史观"受到动摇、群众主人翁地位难以体现.(2)容易在有些领导干部中造成"唯我莫属"、"老子天下第一"的家长式不良作风.(3)容易造成"救世主"心理、"父母官"心理、"恩赐"心理、"包办"心理、"依赖"心理等,从而同时妨碍了广大职工群众主人翁意识和首创精神的发挥.(4)难以与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义、宗派主义、小团体主义划清界限.因此,应当提倡淡化领导干部的主人翁意识.  相似文献   
2.
戴建春  邓复群 《学理论》2009,(4):101-103
道德与法律作为上层建筑,起着规范主体的思维、言行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目前,道德内在动因推动力与法律外在规范约束力呈现出了一定的不协调性,从而导致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对象表现出意识、行为或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的混浊。如何实现道德与法律两者的有机协调、互补或聚集,充分体现人们求安全的道德舆论意愿和以人为本的法律精神,使学生既能够正确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又能够与时俱进地把握道德与法律两者蕴涵的价值及相互联系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政治课之一的《职业道德》课,如何发挥它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特别是如何结合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实际和思想实际,转变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做好毕业教育?本人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注重“理念引导”  《职业道德》课不同于《就业指导》课之处,在于《就业指导》注重具体“操作”方面的指导,而《职业道德》注重“理念”的培养。但《职业道德》课中的理念培养,应避免高高在上的、强压式的理论灌输和干巴巴的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而应循循善诱地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理念上来。  例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