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莹辉 《求索》2010,(11):194-196
比兴是中国古代诗学思想的核心。感物兴情,发而为诗,是唐代以前诗人共同遵循的作诗原则。但宋代诗歌却少用比兴,这与他们主"务内之学"、强调"以意为主"、重视"学人之诗"、追求平淡诗风等有密切关系。但宋人诗学并非罕言比兴,且将比兴手法大量运用于词中。  相似文献   
2.
“气象”是一个兼具文学、美学与文化品格的范畴。与文学家主要把“气象”运用于文学创作、主要指诗歌的整体艺术风貌不同,理学家则多指作品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人格精神,提倡孔颜式的脱略世故、超然于富贵功名之外的精神风貌。因此,重视“气象”,充分体现“圣人气象”的“寻孔颜乐处”成为了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而熟观圣人之气象是实现“学至圣人”修养目标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气象”是一个兼具文学、美学与文化品格的范畴。与文学家主要把“气象”运用于文学创作、主要指诗歌的整体艺术风貌不同,理学家则多指作品中所透露出的作者的人格精神,提倡孔颜式的脱略世故、超然于富贵功名之外的精神风貌。因此,重视“气象”,充分体现“圣人气象”的“寻孔颜乐处”成为了宋明理学的核心问题,而熟观圣人之气象是实现“学至圣人”修养目标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邓莹辉 《理论月刊》2005,(1):110-112
"太学体"是流行于宋仁宗时期的一种文体.长期以来,评论界几乎忽视了它的存在.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理学思想和文学思想的考察分析,确立"太学派"在宋代思想、文学史上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