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茶与佛事,往往有着许多密切的联系。武夷山茶,很早就被僧人看中,成了佛门法事的必需品。武夷山著名宗教景点瑞岩寺所产的云门竹筒茶鲜为人知。瑞岩寺坐落在武夷山北面的吴屯乡,四周群峰环绕,山岚氤氲,  相似文献   
2.
在武夷山九曲溪的四曲北岸,御茶园对面,有处古渡口,叫平林渡。自古此处称为"小九曲",意即此处风景是九曲之精华。在这样一处舟楫往来频密、茶客络绎不绝的古津,还留下了有关茶文化的遗存,如摩崖石刻"庞公吃茶处"5个字,就是对康熙辛巳年间武夷山九曲溪畔茶事活动的记录。庞公,即题刻署名者林翰所陪游的建宁太守庞垲。  相似文献   
3.
在武夷山九曲中,五曲是武夷山水之精华所在。此处题刻有"五曲幼溪津"。幼溪,即陈省,福建长乐人,字孔震,号幼溪。陈省是明朝名臣,嘉靖年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人称他为少司马。明  相似文献   
4.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提到晋商乔致庸到武夷山贩茶的经过。但剧中没有具体地提到与武夷山哪些茶商做岩茶贸易。晋商在武夷山做岩茶贸易,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据《常氏庄园儒商文化书系·榆次车辋常氏家族》  相似文献   
5.
宋代的柳永是一位词人,也是一位歌手。当时的柳永也似如今歌坛上红得发紫的男女歌手们一样,拥有许多歌迷,写过200多首流行于北宋歌坛的歌词。女词人李清照十分欣赏柳永。她评价柳永用的一句妙联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遗产地武夷山的下梅村,现在还遗存一口清代茶商用来斗茶的井,它就是“天一井”。这口宋代就挖掘的井,因为它坐落在大洲埠旁,人们都叫它大井。到了清代,下梅村成为交易武夷岩茶的茶市。竹筏出入转运,都要经过大井。这口井清代重修后,叫“天一井”,说起“天一井”井名的来历,它还有一段斗茶的传说呢。  相似文献   
7.
在屋宇建筑中,窗户与门面同等重要。构成门窗的重要部件是窗格与窗花。窗格的功能是采光与通风,窗花的功能是美化与装饰。窗格与窗花两者融为一体,既有满足生活家居的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功能。窗被工匠最大限度地艺术  相似文献   
8.
五代十国时,后蜀主孟昶对大臣们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小民易虐,上天难欺。”孟昶的这番话,多少体现了他的一点民本思想。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还有点忧患意识的宋太宗赵光义把蜀后主孟昶的那几句话作为治吏的警言,刻成25块“戒石铭”,分置全国各府,作为地方官吏之戒。到了明清两朝,所有州县衙门的头门内,南道之上,都将这几句警言镌刻在石碑上,以此来提醒和诫勉这里面的为官者。“戒石铭”讲的是各级官员不能忘掉自已所享有的俸禄,都是来自于老百姓的血汗这一基本事实,如欺负老百姓,天理也难容你这样的官员。俸禄来自何处呢?用孟昶…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夷山的古村落里,至今还留有许多有待破解的古民居“三雕”之谜。“西水别业”是下梅村清代茶商邹茂章建造的一座园池,一道神秘的石雕门,悄无声息地在园池中守候了二百多个春秋,留下了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这道门,是邹氏祖上留下来的“婆婆门”。为了能过这道门,成为邹氏茂章公大宅门里的媳妇,多少青春女子因自  相似文献   
10.
曾经参加过台湾创意产业界在武夷山举办的一次交流活动,耳闻台湾的创意文化不仅体现在城市公共建筑景观方面,而且在生态农业园区自然景观方面,活跃的创意文化更是新奇叠出。不久前我有幸去了一趟台湾,除了一路观光,我还留心台湾创意产业方面的信息。让我感兴趣的是:就连普通的一些轻工产品制造,也寄寓着独特的文化创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