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图像具有共享、复制、表征等特性,能够打破信息隔离,拓展价值观教育受众的范围和层次;破除价值观教育的时空限制,提升价值观教育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消除理解困境,促进价值观教育的可见可感和入脑入心,有效提高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本文在深入分析图像、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互构与生成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构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图像化教育,应从遵循青少年认知规律和接受心理、分类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科学运用图像化的教育方法三个层面着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被青少年所理解、认知、传播和践行。  相似文献   
2.
杨丽英  郁有凯 《人民论坛》2014,(11):114-116
大学生作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之一,其态度、意见和情绪既影响着网络舆情的走向,又受到自身网络素养的影响.认识和处理网络舆情反映大学生的网络信息认知能力、网络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以及网络信息的创造能力,并影响网络素养的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影响网络舆情的走向,体现在网络舆情的酝酿阶段、起始阶段、扩散阶段和整合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