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三个代表”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载体动力(也就是政治动力)等三个基本动力。“三个代表”不仅是我国现阶段党建工作的指导纲领,还是国家工作的指导纲领。“三个代表”是理论创新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三个代表”就是三句话 ,是马克思主义早已有之的常识 ,怎么能说它有理论体系、是理论创新的说法 ,简要地论述了什么是理论和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的理论体系怎么理解 ,“三个代表”是理论创新的四个根据。  相似文献   
3.
论价值观建设郑国玺价值观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本质和主流来说,是积极向上的,在"爬坡",就支流和局部...  相似文献   
4.
文章围绕“思想解放与西部开发”这个中心议题,深刻论述了我国现阶段解放思想的重点是什么、应怎样解放,以及怎样预测解放思想的未来走向,提高解放思想的自觉性;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西部大开发应怎样开好头,起好步.  相似文献   
5.
特色规律论     
本文提出了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特色是普遍规律"的科学命题,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所讲"特色"的实质是结合;特色规律的客观根据是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结合体的唯物辩证本性;马克思主义特色理论就是在实践中对特色规律的逐步认识和总结;特色实践的一般程序可概括为六个步骤;掌握特色规律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思想 ,本文围绕这个新思想 ,着重论述四个问题 :政治文明的结构内容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科学根据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打工的农民向何处去「民工潮」发展趋势预测■郑国玺刘德骥李新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我国大地上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数千万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冲破传统的城乡、地区分隔,由农村向城镇、由内地向沿海涌动,引起了国人的关注、议论、思考。对于这种...  相似文献   
8.
党校的培训目标是:把学员培训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党性强、作风好,又有现代化建设知识的领导骨干。为实现这个培训目标,必须党性、知识、能力一起抓,使学员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骨干。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国际国内把邓小平实效观与实用主义实效观简单等同和绝对对立两种片面性 ,具体分析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目的是为了科学认识和对待实用主义实效观 ,正确运用邓小平实效观这个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只讲革命,不讲改革,这是在内容上的重大缺失。本文把改革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层面,着重论述了改革的基本规定性、革命的两种基本涵义、改革与革命的关系、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社会主义必须改革等五个问题,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内容的充实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