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当前中国社会严重缺乏社会正义感的现实与和谐社会的建构极其不协调。建构和谐社会需要生成和提升社会正义感,需要从社会和个人两个大的层面培育出强大的社会正义感。  相似文献   
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理论来源、理论演变、理论主张以及政治实践上展现出"红"(社会革命)"绿"(生态运动、生态革命)结合的旨趣。它不同于一般的绿色理论,既推进了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发展深度,又给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殖民主义批判理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生态殖民主义出现的深层原因分析,生态殖民主义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生态殖民主义的实质.这一生态批判理论有利于人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侵略本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主要有三个批判对象:本性上反自然、反生态的资本主义;缺乏明晰生态维度、需要重新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生态失衡问题的苏东式社会主义。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辩证分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苏东式社会主义的生态批判。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包括两个原则即平等自由原则和差别原则。他运用“词典式”序列说明了两个原则的优先关系。罗尔斯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 ,集中批判了传统功利主义 ,从新自由主义立场出发来解决当代社会正义问题 ,形成多元正义论。  相似文献   
6.
从印度本土视角出发,范达娜·席瓦提出了具有第三世界特色的自然与女性观。她界定了女性原则的内涵,认为恢复女性原则的首要目的是同时解放受男性压迫的妇女和受人类统治的自然界,并反对产生不良发展的父权制及其暴力,主张女性原则的恢复以包容性为基础。席瓦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了恢复女性原则的思想,为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提供了第三世界视角;其创造性地运用"原质"概念,对伦理学、认识论和政治经济学的范式进行了转换;其强调女性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并在实践中着力推动第三世界生态运动的深入发展。但同时,其也应规避掉入女性中心主义理论窠臼的风险、超越性别简化论的缺陷、更加重视女性与自然的差异性、进一步融合环境主义与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7.
郑湘萍 《桂海论丛》2003,19(2):62-65
“中庸”作为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 ,不仅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文章阐述了儒家“中庸”观的渊源、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并试图从实际出发全面评价儒家的中庸观 ,阐述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湘萍 《前沿》2012,(17):41-44
作为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兴流派之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蕴涵着丰富的幸福思想,着重探讨了幸福与生产、消费、分配、生态、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等维度,为幸福中国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中心主义“红色”批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湘萍 《前沿》2011,(5):189-191
在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辩证法的指导下,后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提出生态中心主义的"红色"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批判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拓展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视阈,也为我国"两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郑湘萍 《理论导刊》2012,(11):93-95,98
在追寻经济理性产生过程的基础上,法国学者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以最大化利润为生产动机的理性。他论证了经济理性的限度及其四大危害,并提出克服经济理性的道路,即运用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理性来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理性。高兹的经济理性批判理论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关系,真正理解理性的本真意义,构筑生态文明时代的理性之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