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都业明 《长白学刊》2013,(6):131-134
网络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样态,其发展表现出全球化和个体化交织、真实性和虚拟性共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网络社会的公共性问题凸显。公共性作为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既促进了社会交往的开展,又催生了非理性行动的发生。我们应从交往主体、网络认知、网络规范等多角度入手,培育网络社会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2.
社会组织是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要资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调适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但从我国当前社会组织的现状来看,认识上存在偏差;数量上严重不足;功能上发挥受限;自身建设不够规范。推进中国社会组织发展,要科学界定社会组织概念和范畴,把属于社会组织的权利放下去,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为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都业明 《长白学刊》2008,(4):98-101
公平正义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从社会流动的理论视角看待公平正义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流动体现、促进、考验公平正义。而社会流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藉由不同社会阶层在资源占有上的差异表现出来,分析这些差异性表现,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都业明 《行政与法》2013,(12):65-68
政府在低保政策的制定、低保对象的认定及低保对象的管理和服务等问题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的开展,低保责任主体的责任划分、相关职能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以及各项制度的衔接等问题对政府的低保工作提出了挑战.为此,各级政府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都业明 《学理论》2008,(6):38-41
从社会流动的理论视角看待公平正义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社会流动体现、促进、考验公平正义。而社会流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由不同社会阶层在资源占有上的差异表现出来。分析这些差异性表现,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