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非正式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的青年组织和团体而言的。它与一般正式群体不同,既没有严格的组织形态,又不必规定成员的人数,而只是在人们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由于观念、爱好、志趣、习惯等一致而自发形成的结伙关系。例如大学生组织的“文学社”、“青史会”,青工中兴起的“业余足球队”、“自费旅行团”等,只要是有相对稳定的成员,并为了某种共同的目的而开展一定的活动和交往,都可称为青年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当代青年丰富多姿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以小群体形式出现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多了。据上海团市委调查,全市四十多所高校中已有各种类型的学生社团二百多个。从文娱、体育方面的桥牌、棋类、武术、戏剧到艺术修养方面的文、史、诗、演讲、集邮、摄影、书画、篆刻直到学术、科技和政治性群体,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同时,在上海青工中也出现了数以千万计的文化学习小组。这种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趋群倾向表现在社会各个层次的青年中。  相似文献   
3.
上海政法学院至今已经走过了22年的历程,其前身“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创办于1984年, 1985年又建立了“上海法律专科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当时,正逢我国法制建设百废待兴的时期,学院的创业者在野马浜这片农田上开始了艰苦但却意义深远的创业。1993年,经市政府批准,在上海法律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的基础上组建上海大学法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学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经过10余年  相似文献   
4.
(一) 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出现了飞速发展的大好趋势,其中以半脱产大专班形式进行的青年干部教育更是极为活跃。我校自一九八二年开办半脱产大专班以来,已经招生三期,毕业和在读学生共332名。总结几年来的教育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开办半脱产大专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青年干部教育的一种颇有前途的有效形式。改革的形势和四化建设的任务对干部队伍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无论成老年干部还是青年干部都面临着一个重新学习的紧迫任务,都需要进一步充实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水  相似文献   
5.
多学期制变革已经成为新世纪初期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变迁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动向,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多学期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多学制变革,会时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重要和多元的影响.文章分析了多学期制变革对课程体系构成,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管理活动与德育活动模式等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我省人多地少,粮食产需矛盾日渐突出。是寄希望从国外进口,还是依赖从外省调入,抑或立足本省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之路。面对这几大抉择,试问——  相似文献   
7.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民,社会管理的权力属于人民,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中国家政局动荡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有效的社会管理只能在民主中得以实现,公权力与私权利协调合作是人类文明的大势。民主制度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民生的改善不能也不可能替代民主制度建设,用改善民生替代民主制度建设是可怕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对小说观念变化的考察始终伴随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小说艺术到底只有一种附庸美,还是具有以其特定艺术形式为依据的自在美?这不但关涉到对小说的界定,也涉及到小说功能的估价。必须坚持小说的艺术本性,维护小说文体的纯粹性。本文认为,将小说当成历史、政治伦理的附庸,是对小说独立品格和文体特质的漠视,同时,也应防止因一味执着于小说的纯粹美而导致的艺术实验的无节制和小说的贵族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海世博会创世博会的多项历史之最,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奉献与热情,展示了上海人民友爱、团结、合作的良好精神面貌。与此同时,也蕴含了法治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的多项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围绕上海的社会结构状况、社会管理优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需研制上海依法治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完善和优化上海的民主参与制度、发挥非政府组织在依法治理中的作用、科学预防和处理上海的社会矛盾、探索诚信建设的法治框架等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社会治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治理指的是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或体制。社会治理在理论上被看作政府的部分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即还政于民的过程。在实践上,是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上的创新。现在普遍认为,社会治理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社会管理方式,能激发广大市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感,在缓解社会矛盾、发展公益事业、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如社会法律援助、社会综合治理工作都是社会治理的成功范例。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治理,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比较落后,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足。一、目前我们在观念上,对社会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