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到苏南地区(苏、锡、常)调查过两个文明建设的情况和经验,印象最深的是:只有不断深入进行体制改革,才能解放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苏南是江苏省两个文明建设搞得最好的地区之一。1983年,邓小平同志视察江苏时,就赞扬过苏州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复兴很快,到1968年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究其原因,首先应当从经济体制内部去找,但是也不可忽略精神因素,其中包括他们的一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CI(企业识别)作为塑造企业形象的手段,80年代传入我国大陆,已有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导入CI。但导入CI后真正收到很好效果的仅占10%左右,大多数效果一般,还有一些企业的CI完全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只有理解了邓小平同志的价值观,才能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5.
理顺关系 事业兴旺──苏南三市精神文明建设考察所得钟克钊近几年来,我曾经在苏南三市(苏州、无锡、常州)的一些社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过几次考察,总的印象是:这些地区不仅物质文明建设发展快,精神文明建设也搞得不错,两个文明在同步协调发展,形势令人鼓...  相似文献   
6.
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发展生产力来说是不是手段?有些人说是,有些人说不是。我认为是。本文想结合某些观点.发表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和发挥人的能动性,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旧唯物主义者不懂得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意义,不懂得辩证法,他们讲的是消极直观的反映论,因而抹煞了人的能动性。唯心主义者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物质世界看作是客观精神或主观精神的创造物,这样看待能动性当然是荒谬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把唯物论和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评价和对待儒家伦理,便成了如何弘扬我国传统美德的一个大问题.儒家伦理到底是不是有利于发展市场经济?人们的看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一个最为突出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它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中的一条红线,可以说,只有理解了生产力论,才能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实质。这里,仅从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判断是非的标准最根本的是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等四个方面,略述个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该有中国特色,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题目中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