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刘欣  钟铭佑 《法制与社会》2011,(15):144-145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在经济、贸易方面交往日益密切,人员交流频繁,然而,由于政府间政策和法律协调的不畅通性,对许多问题的处理至今仍未形成诸如欧盟那样的组织制度体系。本文尝试从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人力资源优势整合角度,借鉴欧盟统一劳法体系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特点,提出我国与东盟劳动法律制度统一化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钟铭佑 《河北法学》2008,26(1):161-164
越南是东盟重要的成员国之一,自古以来,其法律制度一直受到中国法律文化的影响,刑法更是如此。但由于国情的差异,越南现行刑法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特点,形式上结构严谨、体例科学,内容上考虑全面、与时俱进。作为邻邦,越南刑事法律制度的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以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强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社会保障制度取得重大进展,但仍需对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着力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必须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从法律层面上确保社会保障制度落到实处,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最好的法律也难免存在漏洞。司法实践中法官应在坚持法律原则的前提下,能动地创造法律规则,以实现法律的价值。本文论述法官造法的一般理论,阐述法官造法的现实意义,界定法官造法的尺度,探讨中国法官造法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论应用型法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法科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是司法工作、法律服务、行政执法等第一线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学,培养他们的法律实践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儒家以孔子为创始人,以他和孟轲、荀况为主要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最早形成的学派,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法律思想集中体现于"礼治"、"德治"、"人治"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支配了中国古代法律几千年.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的"礼治"思想,代表了儒家的"礼治"思想.孔子的"礼治"思想,影响、渗透于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的立法、司法活动,内化在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中,积淀成中国人特有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意识,这必然对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年轻异性彼此吸引。大学生未婚同居现象越来越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影响,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应分析大学生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心理、情感、经济、社会环境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正确引导他们的人生观和婚恋观,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