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 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光辉成果。 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入侵,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前仆后继,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距今已有二十年了,这次会议是党和国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全面的拨乱...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研究与开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鸿沟,科技研究与开发游离于企业。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远离企业,远离市场,因此,研究的许多项目目标不明确,有些甚至不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研究开发机制。近20年,中国的企业有非常大的进步,但这个进步基本上不是靠企业的技术创新,而是靠引进成果。引进是要受到限制的,别人不可能给你第一流的技术。所以,靠引进推动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解决这个问题,第一,要将各部所主要搞应用科学研究的机构转变成科技产业。这些科…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而原始创新能力更是国家科技发展竞争力的核心。我国科学技术在原始创新方面的不足近几年越来越突出。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约为30%左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专利数量也远少于发达国家,而且其实施率约为10%左右,国际科学大奖一直榜上无名。近几年来,所颁发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几位得主的成果也均为始于20年前的成果,这已深刻地反映出当前中国基础研究面临的某种危机。这些情况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一枝独秀”的状况形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不由得使人发问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发展的支撑,中国的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吗?  相似文献   
5.
我毕生从事科学实验,从科研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科学工作者不具有科学精神,就不可能得到重要的科学成果,只能得到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的昙花一现的“成果”。我不能给出科学精神的确切的完美的定义,只能说出对科学精神的一些体会。 科学精神是进取精神。科学本身是旨在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对未知客观规律的探索。迄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其本身相比实在是沧海一粟。要永远不满足已有的成就,永无止境的进取。开拓创新,可以说是一种反映科学本质力量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奉献精神。科学的追求旨在对全人类的奉献,从来不以科学家本人的…  相似文献   
6.
治学就是做学问。做学问有两方面,一是认识自然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认识社会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做人是指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面上看前者是自然科学家的事,后者是社会科学家的工作;可是随着学习与研究的深入,逐渐体会到二者是不可分的,特别对自然科学工作者而言。  我是一个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事固体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研究;我体会到做学问有三个阶段:一、 继承,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知识。这类知识是十分完美和成熟的,是系统地经过实践检验的;可以写成教科书进行课堂讲授,自小学到大学就是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