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4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北京精神与中华精神,个性中有共性,共性中有个性。 北京精神的爱国,包括在中华精神之中,又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北京精神的爱国情怀,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中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都可见北京人的爱国情怀。在第一个千年,北京主要是燕国的都城,这个时期的爱国,主要爱的是方国燕。  相似文献   
2.
今是古的延续,古是今的由来。不了解历史就难以深刻地认识现在,不了解现在也难以准确把握历史今是古的延续,古是今的由来。不了解历史就难以深刻地认识现在,不了解现在也难以准确把握历史。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书、多学习历史。学习历史有些什么意义、方法和途径呢?  相似文献   
3.
北京崇文门内西裱褙胡同23号,是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有一棵老枣树,据院里老住户说相传是于谦手植,已经老死多年。今年是于谦诞辰六百周年,杭州举行于谦的公祭大典和学术研讨。老枣树却萌发新叶并开花结枣,对于谦六百年诞辰默示祭奠。于谦(1398—1457年)是杭州人,北京紫禁城奉天殿(今太和殿)举行庆祝迁都大典的永乐十九年(1421年),他中进士。从此,于谦同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于谦做河南、山西巡抚十九年,又在兵部任侍郎、尚书九年。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活着受人  相似文献   
4.
明朝末年杰出的军事家袁崇焕,在抵御八旗军南犯的北京保卫战中,立下了丰功伟勋。他虽不幸蒙冤而死,但其英雄业绩却值得称颂。袁崇焕(1584—1630年),字元素,号自如,广西藤县(祖籍广东东莞)人。他自幼读书勤奋,聪颖机敏,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旋任福建邵武知县。袁崇焕登上政治舞台时,满族杰出首领努尔  相似文献   
5.
《大故宫》     
首次打开故宫外延,将沈阳故宫、台北故宫博物院,及三山五园、避暑山庄,与相关之坛庙寺院、皇家园林、行宫陵寝等,纳入故宫姻系,  相似文献   
6.
于谦和北京     
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祖父做过主事,父亲没有作官。于谦少年好学,年十五,为秀才,二十三岁中举人,二十四岁中进士,在青年时代,于谦就仰慕文天祥,曾撰赞词置于座右;又赋《石灰吟》以述志: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御笔提名,升拔三十三岁的于谦做了第  相似文献   
7.
北京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早在70万年之前,在北京城西南50公里的龙骨山上,就居住着“北京猿人”,即北京人。他们已会用火,这是光明之神——普罗米修斯的历史真实原型。后经漫长的岁月,至三千年前,北京的远古居民已用金耳环、金臂钏装饰自己,闪耀出人类早期智慧的光华。到公元前11世纪中期,北京开始成为方国燕的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发掘出的古城遗址与铭文铜器,同历史文献记载相印证  相似文献   
8.
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是悲剧中的典型。  相似文献   
9.
“中华世纪坛”是北京、也是中国的世纪性、纪念性、标志性建筑,规模宏伟,意义重大。但是,对其选址,似考虑欠周。大凡一项重大的建筑,总要考虑天、地、人三项要素。所谓天,是指天时。北京“中华世纪坛”在以“1”为开头的千年和以“2”为开头的千年,两个千年之交的2000年1月1日开坛,确实恰逢其时。所谓人,是指人和。1200万北京人民,1200百万中国人民,协同一心,团结奋进,回眸20世纪,前瞻21世纪,兴建“中华世纪坛”,确实符合民心。所谓地利,这里则需稍加论说。  相似文献   
10.
有一出京剧叫《戚继光斩子》,后来有学者考证。历史上没有这件事。所以,“戚继光斩子”是戏说,是艺术创作。那么,努尔哈赤斩子,真有其事吗?大家知道,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开国皇帝,被尊为太祖;而斩子之举,违背常理,自然为清朝皇家所忌讳,因而史书缺乏记载。努尔哈赤斩子,遂成为清官的第一大疑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