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1篇
  201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精诚合作结硕果──访华东联合制罐有限公司陆备,周天琴走进位于江苏省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东联合制罐有限公司厂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别致的喷泉雕塑,厂区内满植花木、错落有序,漂亮的厂房、办公楼显示出这家现代化的制罐公司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2.
大陆台商诉心声──昆山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仁访谈祝平,陆备,艳志苏州昆山市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仁先生,是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他在昆山工作、生活了两年多,从昆山具体的投资环境,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有切身的体会和看法。前...  相似文献   
3.
初见燕立波,更多的感觉是内秀,并不健谈,你不会相信他是一个销售高手。2002年,26岁的燕立波从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进入一家央企工作,年年都是销售标兵,曾连续几个月进入中国西成药出口个人前三甲。 简单了解—下他的履历,你可能认为他只是一个研究人才,一个医药信息学的博士,根本不会相信他的创业野心。早在读研究生期间,他就拉了20万元风投基金创业搞网站,起步甚至比阿里巴巴还早。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台商林先生在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生产网眼布,搞染整,因排污长期达不到标准,当地政府决定不让他继续经营。无奈的林先生灰心之下,准备把400万美元的设备廉价转让。张家港市台办沈同年主任知道后,立即找到林先生,了解有关情况。他想,林先生满怀希望来到张家港投资,现在遇到困难了,台办不能袖手不管。沈同年几次三番找有关方面协调,商量解决办法,最后商定,将企业交由地方管理,地方投资加以技术改进,林先生只管参加分红。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感激不已的林先生将抽出的部分资金又投资在张家港办了布厂。资金不足,沈主任…  相似文献   
5.
台商在浙江永续经营的故事陆备,连锦添合作在高新起点上在一万平方米的宽敞车间里,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天窗,把每个角落照得透亮。工人轻按电脑,机器轰鸣,生产线高速运转,有条不紊,终端就是包装好的中央空调主机。浙江制冷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言荣指着进口机器...  相似文献   
6.
坐落在南京夫子庙大成殿旁的晚晴楼,青砖小瓦,回廊挂络,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风格的建筑,得名于李商隐的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这里开设的独具特色的秦淮风味小吃宴,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接待了30多万中外宾客。秦淮小吃在民间素有口碑,为保护和发扬传统的秦淮饮食文化,带动夫子庙地区的旅游事业,近十来年,在恢复重建“秦淮风光带”的过程中,秦淮区政府开展了别具一格的夫子庙小吃美食节活动。每年都在晚晴楼等地对民间风味小吃进行评  相似文献   
7.
作为台湾岛内最大的工业空调制造厂家,国祥公司有它骄人的成绩。从1966年6个人办一爿小厂至今,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12亿元新台币,有5个分厂,产品中的“王牌”冷气更可与世界一流的工业空调相匹敌。但更令国祥公司董事长陈和贵先生欣慰的是,他们与浙江上虞春晖集团合办的上虞国祥制冷工业有限公司,虽然刚刚起步,却已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试产一年,销售额就突破一亿元。在不久前公司正式投产的庆典上,专程从台湾赶到上虞的陈和贵先生激动地说:“下一步,我们公司的总部准备搬到杭州,我不仅要在大陆做一辈子生意,我的第二代、第三代…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又如遍地开花。总投资为1.8亿美元的华飞公司算是规模较大的一家。在1992年全国电子行业百家企业评比中居第十七位。但它引起同行瞩目者,不只其规模,还有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致力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圆一个中国人的梦──访江阴华新钢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考伟廷陆备1994年1月,在广东虎门大桥斜拉桥悬索的竞标中,江阴华新钢缆有限公司一举夺标。“这结束了中国斜拉桥悬索全部使用舶来品的历史”。我们见到华新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考伟廷先生时,谈起这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到大陆时,我的印象并不好。”台商温先生一点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有着7年在可口可乐公司、雀巢咖啡公司工作的经历。最初他没有想过会到大陆来工作,但现在他不仅自己出任台资企业、杭州康莲国际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特别助理,还把太太和两个孩子也带到了上海。“杭州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温先生这样对记者说。 台商到大陆投资,在社会生活上有些什么不便?当我们在浙江的台资企业中采访时,答案几乎是共同的:即子女教育,业余生活。但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另一个答案:对于真正想在大陆求发展的台商来说,两岸社会环境的差异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投资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