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韵  ;陈书良 《求索》2014,(8):91-95
先秦文化一方面在工艺、绘画、文学上呈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互补;一方面从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的创立、发展,展示了儒家的尚实际、主理性,道家的崇虚无、主意象,两者的对立与互补,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之际,受压迫,被征伐的“荆楚”,在大江腹背筑起了宏大无比的纪南城,自力更生,开荒拓林,迅速建成为地域广阔、经济富足、军备坚强的大国。一时,楚歌回荡于神州,楚舞摇曳于四野,造就了以浪漫主义为特质的瑰丽夺目的楚文艺。本文试图涉猎文史,拾摭艺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寻根探源,抒一己之陋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怪杰。他比起同时期的著名诗人来,流传下来的诗篇只寥寥十四首;而正是他,登上了当时诗歌的高峰。他写诗远不及写赋用尽心力,而正是诗歌,使他千古不朽。这位诗人,就是左思。 历史上,关于左思事迹的论述很少;解放后,也极少专文论述。所以,对于这位诗人,也缺乏深一层的理解。本文试图结合地下史料,对左思的身世进行新的探索,在作出合理推断的基础上,从而对左思诗作予以明确的解释;对其诗歌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也略陈陋见,以请教于同志。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湖南文学史的任务,是清理并描述湖南文学演变的过程,评价其作家作品,探讨其发展规律,预示其未来走向。然而,本书的“湖南文学”内容是什么呢?所谓湖南文学,即指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楚国,而讫于本世纪80年代末的湘籍作家、作品所建构的湖南文学...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所藏《湘绮老人论诗册子》(未刊手稿),是一件难得的精品。《册子》绢裱成册,木版封面,蝴蝶装,乌丝栏,共三十六页,其中正文二十四页,题跋十二页。页面纵29.2厘米,横17.7厘米。 近人汪国垣在所著《光宣诗坛点将录》中推为诗坛都头领之一的“托塔天王”王闿运,是近三百年来湖南最杰出的诗人、学者,是近代湖湘诗派的魁首。所著除经子笺注外,尚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搂诗集》、《湘绮楼文集》,并编有《八代诗选》,门人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湘绮老人论诗册  相似文献   
6.
梁刘勰撰《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空前的理论巨著。我以为《文心雕龙》的产生,除了继承前人文论成果的历史原因以外,还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的形成基础就是清谈。 清谈是魏晋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风气,上承汉末清议,从品评人物转向以谈玄为主,两晋大盛,延及齐梁不衰,是始终刘勰一生的世风。当时记录清谈的书不少,现在传世的只有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了。据记载,当时的士人对此废寝忘食,挥麈扪虱,如痴如狂。其中  相似文献   
7.
《老子》一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对《老子》作些综合性的文化史的考察,就正于方家学者。 对中国文化史前史的考索 我认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有一段并无信史可稽、仅为后世所传的“史前史”时期。西周之前的数百年乃至数千年久远的初民生活斗争和意识形态可以从现存的先秦典籍中得到曲折的断续反映,其中《老子》是一块无价之壁。  相似文献   
8.
这是作者六朝文史札记结集中的两则。《郁郁乎文的江南文化世族》明确指出 ,东晋的江南地区产生了“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文化世族 ,对以后该地区的文化影响深远 ,是中国历史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北伐》则具体论述了东晋的几次北伐 ,认为其积极意义应大于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王朝的崩溃前夕,苍茫的诗国夜空,诗星寥寥。但是,诗人们用自己的歌唱反映了动乱的时代,完成了有唐诗史的最后一笔。邵阳诗人胡曾就是其中较杰出的一位。 胡曾,字不详,懿宗僖宗时人。《全唐诗》作邵阳人。但《唐才子传》作长沙人。《文学家大辞典》根据胡曾诗句“故园寥落在长沙”,从籍贯长沙说。按《邵阳县志》卷九《人物》云:“曾裔孙字亨建祠秋田,车以遵作记”,并引明万历王志远《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