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仲庚 《求索》2008,(10):46-48
西方文化重视个体性,突出个性的外在特征,中国文化重视群体性,突出群体的共性要求,二者均有其优劣利弊。现代人格的培养需要借鉴二者,取其优而舍其劣,用其利而去其弊。具体说来就是借鉴西方的“人人平等”理念,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并结合中国的“和而不同”观念,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强化“和谐共存意识”为核心,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新型人格。  相似文献   
2.
陈仲庚 《求索》2011,(7):53-55
国家的形成和国家体制的形成均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夏王朝的建立,既是"家天下"国家的形成,也是"宗法制"国家体制的形成。大禹治水为夏王朝家天下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基础,舜教"五典"则不仅为宗法制的形成及数千年的延续奠定了思想基础,更为中华民族向心力的形成及数千年的延续奠定了心理基础,并由此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为突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陈仲庚 《求索》2012,(9):142-143,237
"诚"的内涵可从两个层次理解,其道德内涵是不欺人,不自欺;其哲学内涵是率性而为、素位而行,用平易、平常之心来对待现实人生,这是"诚"的本质内涵。"诚"之修炼途径是固执之,慎独处。"诚"之实践价值则是成己成物,它不仅为圣哲贤人奠定了终生为之奋斗目标和路径,也为平民百姓找到了安身立命、身心和谐的立足点,还为愚笨之人指明了成功之路并树立了必然成功的信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