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当前建构新世纪的中国哲学至少应做到:回到哲学自身的逻辑,在"爱智慧"的地平线上融合"中、西、马",以此作为建构新哲学的基础;贴近事物的本真存在,充分发挥创造性,提出有意义的哲学洞见,以此实现新哲学的生成;同时,由于时代的特点和中国哲学的传统,还应把科技理性作为建构中国哲学新形态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2.
陈名财 《求实》2006,1(1):25-28
要厘清目前有关“以人为本”的诸多论争,就需要把“以人为本”放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放在哲学发展的历程中,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或者哲学转向来思考。由此,我们认为,“以人为本”指明了马克思哲学的属人性和历史发展的属人性,指明马克思哲学的主题与变革世界的可能性和途径,指明了社会发展的价值向度,指明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内在统一的根据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围绕深入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多次召开了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专家座谈会、理论研讨会、学术报告会。同时,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理论与改革》、《四川省委党校学报》、《四川行政学院学报》面向社会公开征文,获得了广泛响应。从2013年第一期开始,三个刊物将同时开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栏,以笔谈、专论的方式,择优选载部分文章,以反映大家的学习成果,促进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任务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拥有一种自觉,找准一个问题域,实现两个对接、两个碰撞”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的构想,即以现实实践为立足点,“和合”世界各大文明哲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性与哲学的普遍性相结合,使之拥有一种完满的理性。  相似文献   
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使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变化,统一战线联盟的基础将发生相应的变化。阶级关系主要通过阶层关系体现出来:工农阶级出现融合趋势,知识分子融入工农阶级的趋势加快,新社会阶层数量不断增加,追求共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目标越来越成为联盟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