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监听是有效对付犯罪的秘密侦查措施,具有技术性、有效性、秘密性和强制性的特征。我国目前应从法律上对监听的适用案件进行严格的规定。同时还应当对违法监听加以制裁,以确保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2.
核心提示:根据作用于犯罪嫌疑人心理方式的不同,审讯策略分为施压型策略和引导型策略.施压型策略,可以通俗地称之为"夸大"策略,是指审讯人员通过对模糊语言、肢体行为、虚拟情景的合理运用,放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错觉,给嫌疑人施加压力,促使其作出供述."夸大"策略可以通过夸大犯罪性质、证据、后果、办案手段等方式进行."夸大"策略包含一定的欺骗性因素,使用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和合理的限度,避免出现违法结果.  相似文献   
3.
强制采样的法治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侦查实践中,强制采样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技术侦查手段,为了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寻求平衡,在今后的立法中,必须从强制采样的条件、审批程序、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等几方面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  相似文献   
4.
大要案侦查需要对大量材料进行梳理、对证据进行审核、对人员进行管理,因此,除内审、外调两大组块外,综合工作在大要案侦查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应当合理搭建大要案侦查的组织架构,发挥综合工作的信息枢纽、证据关口、保障中心、参谋助手四大职能,促进大要案侦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贿赂犯罪作为典型的权钱交易型职务犯罪,涉嫌犯罪双方利益关联度大,反侦查意识强,犯罪过程中遗留的书证、物证等犯罪痕迹较少,通过犯罪行为来推论和确定犯罪故意的难度较大,因此,实践中,主要是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内容认定犯罪故意,通常采用讯问笔录的形式予以固定。因此,如何通过笔录依法固定贿赂犯罪的主观故意对侦破案件和惩治贿赂犯罪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卧底侦查作为一种有效侦破有组织犯罪的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实践中运用广泛,但我国立法上与卧底侦查相关的法律规制却仍是一片空白。随着诉讼观念的更新,卧底侦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有必要切实加强卧底侦查的立法规制,建立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规定侦查机关在办理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时均须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侦查人员必须研究录音录像可能给侦查讯问工作带来的挑战,调整心态,合理地研究制订审讯策略。既要注重发挥录音录像的独特优势,也要注意避免法律明确禁止的违法取证手段。  相似文献   
8.
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前些年书画市场乱象丛生,泡沫过大。近年来,天价书画作品价格暴跌,不少画廊生意惨淡,市场交易持续低迷。半月谈记者在全国书画一级市场重镇山东青州调研发现,在八项规定、反腐倡廉和经济新常态等因素影响下,书画市场日渐回归健康理性。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