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陈奇文 《台声》2003,(2):35-36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沈骏的专著《中共三代领导集体与祖国和平统一》一书已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沈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笔者有幸作为首批读者仔细地学习了几遍,深感这部著作无论从政治思想教育上或是学术研究上都具有珍贵的价值。沈骏教授是近代名人之后,爱国世家之女。她的外太高祖是赫赫有名的抗英名臣林则徐;高祖沈葆祯则是1874年抗击日寇侵略台湾的英雄而且又是治理台湾、开拓台湾近代化的爱国政治家,有史家称之为“中国海军之父”、“台湾近代化之父”;外祖父陈兆锵是中国近代爱国海军耆宿。他…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笔者认为从“民主协商”到“协商民主”是一项质的飞跃.“民主协商”是作为“协商形式”实施的,而“协商民主”则是上升为一种制度构建而是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0日是武昌辛亥革命100周年。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增强两岸同胞的共识,对于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唯有如此,才能在新世纪更好地纪念辛亥革命,让辛亥首义精神在促进两岸和平发展中放射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建设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工程.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促进我国政治体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中央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把求同存异确定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原则之一,并且以善不善于求同存异作为对统战干部重要素质的要求。学习运用这一重要原则,对开拓新世纪统战工作的新局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求同存异,原本是一种辩证思维和研究方法,把它作为统一战线的重要原则是这种辩证方法在统一战线领域的运用、提高和发展。这一方法运用于统一战线,要求组织与发展统一战线时,需要从参与统一战线的各个组织、阶层和个人的差异中找出共同的要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找出联结各个方面的凝聚点,使各个方面都认同共同利…  相似文献   
6.
两岸溯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参政党的社会基础,参政党的思想政治基础,参政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参政党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职能和作用,参政党的建设五个方面对参政党理论进行了思考和探析。  相似文献   
8.
深入联络结友图兴1897年初秋的一天,一艘客轮,穿越东海碧波,从日本驶往台湾。客轮小,船上客人拥挤,而且颠簸得令人难受。一位中国青年,手扶摇晃的客轮栏杆,默默地凝望着基隆港。他就是与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9.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澳门问题的决策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秦汉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它曾给世界文明作过伟大的贡献。历史发展到近代,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外侮日亟,列强蹂躏,横祸丛生,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割地赔款,层出无穷。无数的仁人志士对此无不心痛欲绝。请看,著名诗人闻一多的心声:“你可知‘妈  相似文献   
10.
统战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待人接物”是常见的“事务”,是人人承担的基础工作,具体而重要。如何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确是一门大学问。 诚于待人。就是说待人接物,要以诚相见。我们党中央几代领导同志对待党外朋友,实以“诚”著称。毛泽东同志每每接待党外朋友,常常是以心换心,循循善诱,且接见之后都一一送出大门,招手送别。周恩来同志是诚于待友的楷模。还在抗战时期,一次在重庆接待华侨领袖司徒美堂先生,恩来同志真诚地向司徒美堂先生讲了延安情况,特别是延安军民艰苦抗战的事迹。司徒先生深受感动,感慨地称颂思来同志:“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