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232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32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趋同论”,是由荷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扬·丁伯根在六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的。随后在世界广泛流传,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趋同”一词原本是生物学术语,意为生命的有机体在其形成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共同环境、必将形成相同的特征和功能。如,海豚本属哺乳动物,最初生活在陆地上,靠四肢活动。后来因环境突变,迫使其进入水中生活,于是,在长期进化中,海豚在体形上逐渐接近鱼形,出现了鳍状前肢,具有了许多“鱼”类  相似文献   
2.
陈晋 《党的文献》2002,(3):24-30
五、毛泽东思考和实践先进文化的意义及得失   1、推进文化转型的五个贡献经过苏区文化、抗日文化、延安文化 ,到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和改造 ,进而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来龙”、“格局”和“去脉”的构想和实施 ,典型地体现了五四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 ,中国先进文化的探索历程和前进轨迹。通过这一轨迹的疏理 ,我们可以从总体上对毛泽东的文化探索的价值和意义 ,作一些判断。判断的参照系是什么呢 ?我想 ,应该有一种宏观的视野 ,这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那一代共产党人所作出的选择和创造 ,怎样推进了五四以后中国文化的转…  相似文献   
3.
陈晋 《党的文献》2005,(3):86-88
在党的历史上,使用"团结"和"胜利"来定位全国代表大会,是从1945年的七大开始的.召开这次大会的时候,党的历史问题解决了;艰难困苦的抗日战争,胜利指日可待;战后党的路线方针也有了明确的共识.因此,称这次大会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一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陈晋 《党的文献》2005,(4):116-118
1973年底,有过一次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事情.调动前,12月21日,毛泽东召集军队一些高级将领谈话,讲起了<红楼梦>.从记录稿看,他是对着许世友说的:"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  相似文献   
5.
一边是乡村,一边是城市如果说风尚是社会的表情,那么,一个社会的秩序结构及其运行方式,则犹如它的体貌。新中国成立时拥有5.5亿人口,到毛泽东逝世的那一年增长到9.3亿,至今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才能整合好如此巨量人口的社会,实现稳定运转和有序发展,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挑战。中国要向工业化目标迈进,而现状却是城市化率太低,从5亿多人口增长到9亿多人口,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生活在农村。  相似文献   
6.
陈晋 《学习月刊》2013,(15):15-16
习近平同志6月18日讲话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T作路线。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一再证明.离开了人民群众.不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落实好为民务实清廉的党性要求.再好的目标和设想.都不可能办成。同时.更要看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落实好为民务实清廉的党性要求.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不少新挑战。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只有坚持和发扬这个根本路线.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才能把事情办成并且办好。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书山有路。毛泽东一生登攀书山之路,别具风景。毛泽东的阅读史,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成长史、认识发展史、思想升华史、情感愉悦和情感表达史。更重要的是,毛泽东的阅读生涯和他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他的阅读史,也是他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史。在不同时期,因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境遇不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关注的重点不同,个人的兴趣和精神状态不同,毛泽东重点阅读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总体上来看,各个时期的阅读,都或隐或显地为了树信仰、求真知、促实践、达情意。从这几个角度来梳理毛泽东的阅读史,可以更切实而具体地了解他在不同时期为什么读书,重点读什么书,怎样读这些书,如何运  相似文献   
8.
陈晋 《党史纵览》2013,(12):52-52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陈毅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他在非常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艰辛努力,最终带领队伍摆脱困境,渡过难关,一直坚持到抗战爆发。这期间,陈毅将自己的领导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在经济上的领导方法就是坦诚地公开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9.
对党内知识分子,毛泽东常以“秀才”称之.秀才也有大小之别.从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对事业团队结构的一种认知,即必须“有高级的,有普通的”两类知识分子参与其间.毛泽东对事业团队结构的这种认识,是从历史经验中得来的.所谓历史经验,一是中国传统经验,一是中共党史经验.秀才何以成其大,关键在大志向、大胸怀、大见识、大手段,紧扣时代的需要来发挥作用,并勇于体验政治风浪,经受得住大起大落、大悲大患.从党史经验看,小秀才能成为大秀才,无非是信仰成其大,走出书斋到实践中独挡一面成其大,善于领导群众成其大,跳出自己的专业看问题作决策成其大.  相似文献   
10.
陈晋 《党的文献》2015,(2):77-81
《毛泽东年谱(1949—1976)》全面地记述了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思想生平和业绩风范,为理解毛泽东与中国道路的关系提供了历史依据和学术支撑。这部年谱从三个方面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客观记录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真实呈现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是如何进行理论创造的。可以说,毛泽东那一代人的理论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作了理论准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对毛泽东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