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人学思想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围绕中国人民的自由解放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形成了以人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价值为中介,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人学思想,在人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毛泽东晚年在人学思想上虽然发生过一些迷误,但其基本方面仍然是正确的,具有科学价值和当代意义。毛泽东人学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忘“人的全面发展”的大目标,又立足于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阶段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雍涛 《探索》2012,(1):43-52
毛泽东在民主问题上有很多重要的精辟的论述,如"民主共和国"思想、"宪政"思想、"人民当家作主"思想、"个性解放"思想等等,同时又存在不少局限,如集权专权思想,主张"人治"、反对"法治",强调民主的阶级性而否定民主的普适和可借鉴性等等。认真分析毛泽东在这些问题上的是非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哲学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的哲学基础,是贯穿邓小平理论各个方面的灵魂.邓小平哲学,从哲学形态上说,主要不是以"纯哲学"形态出现的理论哲学,而是以方法论为特征的"应用哲学".从哲学主题来讲,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哲学".从历史地位来说,它是"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认清中国基本国情、提高理论创新能力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问题,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解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主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独特历史地位,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起着鼓舞作用,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雍涛 《实践》2006,(7):F0003-F0003
呼伦贝尔电业局于2004年5月20日正式注册,系内蒙古电力公司的分公司,下辖7个供电局、8个农电公司,担负着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122个乡镇苏木的电力供应、技术服务,电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供电范围达25.3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比当年毛泽东提出这个问题时错综复杂得多,处理得好,可以促进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处理不好,矛盾激化,小事会变成大事,甚至酿成乱子。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特点,积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雍涛 《探索》2002,3(2):4-6
十年前,邓小平在南方的重要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和系统化的标志,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伟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再评“斗争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斗争哲学”不是毛泽东的“只言片语”,而是他的一贯思想和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斗争哲学”不仅实践上有错误,而且理论上也是违反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扬弃“斗争哲学”,提倡“和谐哲学”,实现思维方式和文化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10.
新中国60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60年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前30年实行的是"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针对从旧社会过来的200多万知识分子提出来的,并具有一定的适用期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效果,但是它本身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其主要错误是把知识分子归于资产阶级范畴。该政策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过1956年和1962年两次短暂的调整,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指导思想的作用,这个政策最后变成了无产阶级在各个思想文化领域实现"全面专政"的极"左"政策。"文革"结束后,党中央否定了"两个估计",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公开宣布废除"团结、教育、改造"的旧政策,实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的新政策,知识分子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从知识经济时代特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知识分子的现状,进一步认识我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如实地把他们看作一个独立的社会主体,即一个活动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社会管理各个领域的社会集团;不但要调动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而且要调动他们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扩大"公共知识分子"的队伍,唤起他们的良知,使之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重新解释"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科学含义,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