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出让方式中:“市场轨”运行的微观基础条件尚不成熟;协议方式弊端多 城市土地批租出让采用三种方式,其中公开拍卖与竞争性招标投标二者是运行在“市场轨”之上的。然而,“市场轨”赖以承载的微观基础尚不成熟。这里主要是指,参与这两种方式出让土地的受让者,除了外商与内商中的私营企业外,绝大部分是我们的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2.
3.
一、商品房价格过高的现状 世界银行对世界许多国家推行居民住宅商品化情况综合考察后,认为住房价格与一般家庭年收入之比保持在3:1致6:1之间,才有可能推行住房商品化。那么,我们的情况如何呢?我们的大多数消费者对昂贵的房价望而却步,私人购房者凤毛麟角,低收入阶层对于房价更是“谈虎色变”,不敢问津。 以武汉市为例,双职工家庭的年收入大约在10,000元上下,而商品住宅的平均售价达到了2,000元/m~2,那么购买一套建筑面积为50平方米的往房,则需要这个家庭10年的全部收入。而每一个家庭都不可能将全部的收入投入到往房上,我国居民的消费构成是:食品支出总收入约52.43%,服饰支出占14.15%,家庭日用品占14%,三项之和已超过80%,若一个家庭将收入的20%用于购房,那么就需要50年的时间才能得一间建筑面积只有50平方米的往房,而到这时,这个家庭已是“四世同堂”难以容纳了。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震惊海内外的历史性的进展,但是,在当前也确实出现了不少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本文旨在挖掘房地产业目前出现的问题并简要探索其解决的对策,供政府宏观调控参考。 两个“双轨制”弊端重重 当前城市地产体制改革中出现了两个“双轨制”。所谓两个“双轨制”是指,以“无偿无期、行政划拨为特征的旧体制”和“有偿有期、批租出让为特征的新体制”并存为一个“双轨制”;以“公开拍卖与招标投标两种主要受市场调节并采用经济手段为特征的出让方式”和“主要受计划调节并采用行政手段为特征的协议出让方式”并存的另一个新“双轨制”。 前一个“双轨制”意味着,广大城镇使用土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