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中国政治   25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0年代后半期,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工业化中取得显著发展的台湾经济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机的时期。而最充分地反映这一重大转机现象的是,台湾从一个长期接受海外直接投资的接受者演变成为对外投资的投资者。这一点在台湾岛内外都十分引人注目。本文着重分析80年代后半期台湾的这一迅速变化。首先整理一下台湾迅速扩大的对外投资现象。然后,了解还有哪些产业留在台湾,并从对台直接投资的变化中,弄清台湾  相似文献   
2.
一、贸易结构的变化对美国贸易顺差的扩大进入80年代,在世界贸易不景气、发展中国家追赶上来等情况下,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深感不安,担心贸易出口在量上不能超过以往。因此,有些国家就采用结构改革政策,如金融、信息中心化(新加坡)、技术密集化(南朝鲜)。但是台湾(文中表达似将台湾作为一个“国家”,有误,下同——译者)却无法拿出明确的办法来,只好照旧走依赖出口之路。正因为如此,由于1982、1985年出口没有增长,经济增长也就停滞下来(同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各为2.8%、4.3%),充分暴露出台湾经济的弱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大陆对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的研究发展很快,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通过小说文本分析,揭露日本殖民统治对台湾文化造成的伤害。日本学术界也对“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给予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法和分析的角度 (一) 批判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有关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书从70年代以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当中,挑选出经济发展相当显著的十个国家(或地区),并把这十个国家(或地区)定义为新兴工业化国家。这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定义大体上指工业生产和工业制品出口有显著增长,并随着其增长,工业部门的就业比重有所提高,国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有迅速增长的国家。换言之,指工业化、工业制品出口、高速经济增长以及收入不断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符合这一概念规定的国家(或地区)有:南欧四国(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5.
如今台湾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急速的变化。从经济方面看,1980年代后半期,包括新台币在内的东亚各种通货大幅度升值,因此造成台湾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至今仍在继续之中。几乎在同一时期里,台湾在政治方面也开始从权威主义体制向民主政治方向转移,逐步进入最后的阶段。尽管台湾岛内这种经济与政治的变化,以及受到其相互作用的波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经济活动与当局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本文想从  相似文献   
6.
从台湾“经济部”有关两岸贸易的统计数字来看,1995年对中国大陆出口了1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1%),进口了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3%).台湾出口超过上年的增长,出现了好势头,而进口增长幅度比上年小.但仍在持续增长.结果,台湾贸易收支顺差达148亿美元.一般说来台湾对中国大陆贸易顺差将随着进口急速增长而缩小,但实际上1995年却又进一步扩大其顺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台湾在1987年7月终于解除了长达38年之久的戒严令.戒严令解除之后,台湾文学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书店、巷子路边书摊上,寇冕堂皇地陈列着50年代以来为官方禁止出版的鲁迅作品便是其象征性的事件之一.这以后不久,谷风出版社、唐山出版社、风云时代出版社争先恐后地出版了三种《鲁迅全集》.1980—1982年(在禁忌鲁迅作品的年代里)笔者曾在书摊上买到几本鲁迅小说集,但这些都是地下出版的盗版书.他们把《鲁迅选集小说选》、《鲁迅选集杂文选》、《鲁迅散文选》(本书是香港、新文艺出版社再版本)混杂在老舍、巴金、张天翼、钱钟书的作品集里,有的甚至删掉作者的名字(即鲁迅的名字),把书名改为《中国小说史略》(也有改名为《中国小说史》).当时,东丰书店比大陆新华书店更早出版《小说月报》的复制本.但是,为了不让人一下就看出,把鲁迅的笔名全部删掉,并搞了一部分插图.这充分说明当时是禁忌鲁迅作品的.此外,笔者有机会看到几个台湾人朋友、即文学研究者的藏书.但其鲁迅作品大部分是上述那种地下版本.另外,还看到旧书店里也秘密收藏战前遗留下来的好书和古色苍然的中国新文学原本书(这些书有卖的,但要价十分惊人),这些书中也混杂着鲁迅作品.  相似文献   
8.
一、资本的官民营二元结构台湾产业和企业结构的最大特点是,存在着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的二元结构。庞大的官营企业体制来源于战前日本垄断资本的公有化。除工业部门的钢铁、造船、石油化学、肥料、机械、金属、制糖等台湾所有骨干产业几乎全是官营企业外,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原子能部门也全部是官营企业,而且金融部门的主要银行几乎被官营企业所占领。可以说,台湾的经济体制是官营企业牢固地控制着产业和金融业的“主要经济命脉”。这种体制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不容易找到的。在这种官营企业的控制体制下,民营企业却能得到增长,并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企业。由此可见,台湾的产业结构一直是以官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战后台湾社会(指除了金门、马祖地区外的、所谓‘中华民国政府’有效统治的社会)最值得注目的变化是台湾的中国化(这里不是指特定的王朝,而是指作为文化圈的中国),而这种趋势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加速发展,到21世纪初将进入高潮”.提出这一看法,也许会被人认为我是一个怪人.因为最近有关台湾问题的论文都是一个基调,即台湾越来越“台湾化”.笔者提出这一看法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只不过是写了该写的事实.这里先说明一下,本文并不讨论台湾将走向统一还是独立,哪一种可能性大,或应该往哪一方向发展的问题,请不要误解.  相似文献   
10.
一、占出口首位的名产业台湾电子产业目前是位居各种产业最前列的名产业,80年代出口取得了高速的增长,1984年电力机械部门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2%,超过了20多年来一直占出口首位的纤维产品部门,而居出口的首位。1986年电子产品的出口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