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产权刍议     
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是由其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决定地位和其它改革的不可替代性决定的,关于产权的经济文献日益增多,然而,由于对产权概念的理解歧义纷陈,往往使人误以为所谓产权不过是所有制问题的另一种议论而己。并且,实际上对产权也的确尚缺乏科学而严密的规定。有鉴于此,讨论产权界定问题,有必要首先把产权概念本身的内涵界定清楚,这是分析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科尔奈为代表的改革经济学家,面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普遍遇到的矛盾和困境,抛弃了原来坚持的经济改革学说,转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不可改革性,否定过去所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具有可改革性的命题。(“不可改革性”在科尔奈新作《通向自由经济的道路》一书中作了说明,参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年第1期)这种理论思潮是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反动,值得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中国人民深思。  相似文献   
3.
(一)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存在矛盾的,但以往对这种矛盾性质的分析是不够的。我认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矛盾是一种非本质关系的矛盾,即是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商品经济的矛盾。因此,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发展商品经济之间有一种内在的逻辑联系。 1.马克思的商品观是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但人们对此的理解有错误,主要是一直把马克思的商品经济成因论归结为社会分工与私有制。我认为,马克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市场理论自兰格以来,一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逻辑矛盾。这就是,有些经济学家一方面认为商品货币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内在的固有属性,并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而另一方面,又说社会主义经济应当引入市场机制,似乎市场机制不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自生物,倒象是舶来品。笔者认为,市场机制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一种经济的性质只要是商品经济,那么市场机制就会自然生成,而不可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七个经互会国家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苏联、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这篇文章只涉及这七个国家,而不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考虑在内,它们有不同于经互会国家的经济体制。在经互会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公共机构框架有一些基本相似之处,但在不同国家又各具特色,差别是这些国家计划和管理体制不同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界提出的“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兼容性”的观点,从坚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彻底性上考虑,有其疏漏之处。所谓兼容,总是指两种不同的东西经过变通而得以共存。说公有制与商品经济可以兼容,无异于说商品关系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固有属性,商品经济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土壤中自生的,而是从私有制下搬过来的,是外生的,这个外生物只不过与公有制可以兼容而已。这实际上仍然是把商品经济看作是私有制的产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