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传记作品三忌──以吴晓著《陈独秀一家人》为例靳树鹏当前历史传记非常走俏,这本来是好事,可是有些传记作品中的胡编乱造也确实令人惊诧不已。我们不能把传记作品或传记文学完全当作信史来看,因为作者在写作时总要有所连缀,有所铺排,有所藻饰,在无从稽考的情况下也...  相似文献   
2.
3.
11999年10月9日是陈独秀120周年诞辰或许在他出生的地方安徽省安庆市能有一点纪念活动,中国现代文化学会陈独秀研究会会刊《陈独秀研究动态》特出纪念专辑,袁鹰在《百年潮》杂志上以诗人的激情撰写《怅望一座墓园——写在陈独秀诞生120周年》一文,但在铺天盖地的大众传媒中却找不到纪念他诞辰的踪影。十年前笔者曾踏访过北京北池子箭杆胡同20号(原9号),这是八十年前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时的住宅,也是《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胡适、鲁迅、李大钊等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4.
对材料要去伪存真靳树鹏我曾写过一篇短文──《传记作品三忌》,指出吴晓所著《陈独秀一家人》一书中的若干错误和不妥之处。吴晓写了答辩文章,也刊登在《库望》周刊上,认为找的批评是“不实之词”。但究竟什么是“实”?即以关于毛泽东因《每周评论》上发表的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5.
中苏关系的恶化是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但此前苏联的“对华宣言”、“出兵东北”及在抗美援朝问题上的做法就无一例外地伤害了中国。  相似文献   
6.
“文革”中,史学家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双双自杀惊动燕园。章诒和曾撰文温情追忆翦,却没有同避1952年他对哲学家张东荪的批判:“他的讲话辞锋凌厉,暗含杀机,指认张东荪思想上是‘一贯反苏、  相似文献   
7.
对于发生在1917年的十月革命,俄国曾有两个著名的反对者——普列汉诺夫和高尔基。他们很早就认识列宁,并对其早期革命活动和著作出版给予过帮助和支持,但后来他们都与列宁产生了严重分歧。这一段历史不应被遗忘。  相似文献   
8.
读书的境界     
我们曾批过“学而优则仕”,批得过了头,就有了读书无用论,于是,又批“读书无用论”。现在倒无人倡言读书无用,相反,有的是文凭热,但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金钱比什么都重要的当口,读书无用也是很有市场的。所幸不管社会上刮什么风,总有人在读书,还有些人在认真...  相似文献   
9.
大概是感到影视作品或出版物中粗制滥造的东西太多,于是有了精品和精品意识的话题,目的当然是好的。但据我粗浅的观察,现在许多人讲精品意识,似乎只是一种创作精品的愿望。然而古往今来无论文史经哲,还是戏剧、影视、音乐、美术,凡思想艺术精品,鲜有单靠良好愿望便能创作出来的。思想艺术精品,是对历史、人类、社会、思想、道德、感情等的底蕴的某种开掘,并且达到了一定的境界甚至某种极致。这除了创作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外,更需要有不同于常人的独特的感悟。思想艺术精品的创  相似文献   
10.
靳树鹏 《各界》2011,(6):89-91
冯亦代先生的一本日记《悔余目录》,是李辉先生主编的《沧桑文丛》中的一小,2000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来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直到2009年4月章诒和女士在《南方周末》发表《卧底》一文,人们才议论起这奉书和冯亦代告密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