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六义"是《诗经》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但是对于"六义"与"六诗"的关系,以及"六义"中风雅颂与赋比兴的关系等问题,自汉代以来一直悬而不解。初唐国子祭酒孔颖达主持编撰《毛诗正义》,他广泛吸收了唐前的文学理论,以哲学思辨为方法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体三用"说,从根本上解决了有关"六义"的系列悬疑,"体用"说强调"六义"的经学意义,表现了服务现实的政治性,而且为其后《诗经》"六义"问题的研究起了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毛诗正义>的卷数,"四十卷"实有两说,文澜阁之四十卷虽然与单疏本同,但分卷之起止并不完全一致."七十卷"为"二十卷"之子卷."三十三卷"为四十之残卷."二十四卷"只是缪载.注疏的分合与版本的不同只是卷变的表象,根本原因则是分卷依据的不同.<正义>的卷变,为我们考察<诗>学取向与兴衰的规律、纠正称卷的谬误、恢复<毛诗正义>卷例的旧貌,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相似文献   
3.
韩宏韬 《学理论》2009,(17):183-184
含蓄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的审美境界。自古以来,“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等有关内敛风格的审美范畴,成为古代诗歌的创作原则。正是因为诗人善于将自己的感情隐含在诗作的字里行间,寄托于自己精心营造的意象皇,所以给读者的鉴赏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多年的诗歌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系列的鉴赏原则和方法,即,从诗人创作的角度出发,揭示诗歌的含蓄美;同时,读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诗歌的再创作。使诗歌的“能指”大于“所指”。  相似文献   
4.
姚圣良  韩宏韬  林光华 《学理论》2010,(12):153-154
黄震云教授写作的《辽代文学史》是我国第一部以东北为主的200多年的文学史,因此,具有全面创新特点,而在具体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文学史框架,增加了文学关系和艺术发生的表现。在理念上突出了中华文明一体化和交互影响的特点,在内容上注意近年来考古资料的运用,在方法上能够做到文史结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以,本文选取海内外三位博士对本书的看法和体会,供阅读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诗经》中的重言词是古今诗经学和语言学饶有兴味的话题,本文则是从新的角度,以周代礼乐文化为背景,运用统计学、语言学、民俗学、文学、美学等方法,对《诗经》文本进行综合考察,发现重言词具有统一多变性,从而提出正变规律说,旨在探求重言词正变的发生及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