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毛泽东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既有符合生态文明原则的地方,也有违反生态文明原则的地方。毛泽东生态文明思想主要体现他在植树造林、节约资源、控制人口、水利建设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尊重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赢。而他的违反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主要集中在大跃进和文革这两段特殊历史时期。因此,毛泽东生态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并存,但总体而言毛泽东生态思想进步性是占主导的。他尊重自然的思想与实践已经超越了传统主客二分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许多与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契合之处,超越了新中国蹒跚起步的工业化脚步,生发出后工业化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是一部描绘农药污染危机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在生态伦理思想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卡逊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她那个时代的最前沿的生态伦理观——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生态伦理观和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生态伦理观.施韦泽和利奥波德的生态伦理观颠覆了长久以来人们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从而奠定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根基.卡逊的生态思想由于对施韦泽和利奥波德生态伦理观的运用而达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的。自然史与人类史不可分割,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到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解决既要建立在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又要建立在消除人与人的对立关系的实践基础上。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必须寻找建设解决环境问题的突破口,真正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成为国内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学者在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评介、生态价值观、方法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争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等。这些争论反映了国内学者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