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苏东国家执政党长期背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最终被人民所唾弃.江泽民同志总揽全局,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具有强烈针对性和时代感的“三个代表”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应对各种风浪和挑战的考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懈探索的理论结晶。这一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一思想也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崭新标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美军士气理论是美军士气培育和运用的思想基础.深入解读这一理论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及其对美军士气建设的影响,有助于全面认识和把握美军士气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模式、现代化道路等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进行了探讨,成绩斐然。但也应当指出,在一些研究著述中,出现了明显脱离我国现代化道路实际的主张,乃至提出了有悖于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这些错误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将西方各国的现代化发展理论奉为圭臬,良莠不辨,盲目崇拜。有人认为,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西方现代化赖以实现的四个条件,即市民革命(脱离君主专制的土地贵族的解体)、科学革命(近代科学的确立)、启蒙主义(摆脱神学和经院哲学束缚)、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5.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辩证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政党在理论上成熟的重要标志。江泽民“七一”讲话中深刻阐明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执政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思想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今后的实施,是以世纪之交的国际形势和时代的两大主题为充分依据的:一是当今世界各国均致力于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这一战略目标;二是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绝不能、也不会坐失良机;三是中国在拼抢新世纪制高点的竞争中要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制定跨世纪的宏伟纲领,十分重要、及时;四是世纪之交中国在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既有良好的国际条件,又面临着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7.
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组织动员作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政治性工作,深受美军高层的重视。美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组织动员,在组织动员原则、预案、程序和动员效能的提升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崭新概括和科学界定,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然而,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尤其是其中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尚有一些人疑惑,有人担心随着改革的深入难以避免两极分化,中国会变成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充分表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真谛,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三个代表"在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世界政党格局演变趋势的特征和发展规律中,指明了党和国家所处时代方位和应对的根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不断拓宽党和国家发展空间,必须具有宽阔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