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7篇
综合类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行的逻辑学著作和教材中所普遍持有的专名表达单独概念的说法是不恰当的,专名不是概念,因为它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涵。与此相关,也涉及定义问题,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方法,专名没有内涵,所以,不能下定义,而真正意义上的单独概念是可以用属加种差的方法下定义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和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表决做为民主的一个主要形式,在政治、管理等活动中经常被采用。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功能,深刻认识表决机制,有必要对表决机制进行深入探究。本文试从  相似文献   
3.
《周易》辩证逻辑思想拾零颜华东现称为《周易》的这部书,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即《易经》和《易传》。《易经》为六经之一,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易传》是对《易经》中的卦辞和艾辞的解说和发挥。《周易》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其成书年代跨度很大,大体...  相似文献   
4.
《法律逻辑学》是政法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在这一课程的教学中 ,我们发现对有关单独概念、专名及定义等有关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由于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几本有影响的逻辑学著作和发行量较多的普通逻辑 (含法律逻辑 )教材中 ,关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相去较大 ,其中有的说法存在着明显的不妥之处 ,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去年8月第八届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国际会议在莫斯科召开。会后归来的我国代表张家龙同志应北京市逻辑学会等单位的邀请,报告了会议的情况,并介绍了当前国际逻辑学界的主要研究课题,共67个(详情见1987年11月2日《理论信息报》)。将国内的研究现状与这些课题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最早提出正名的思想家,因而成为古代中国逻辑传统启蒙的先行者。本文从孔子关于“知”的论述中,探讨了其正名的逻辑思想的深刻内涵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再析毛泽东形式逻辑观的成因颜华东多年来关于毛泽东逻辑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形成、发展和影响一直是研究当代中国逻辑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经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的论文,从不同的方面和层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但关于毛泽东逻辑思想形成的过程与本源或原因则论及...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逻辑大讨论,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关系问题都是中心议题之一。潘梓年是我国知名的逻辑学家,他积极地投入了这两次讨论,并且所持的观点具有典型意义。通过分析潘梓年的逻辑观,对于理解20世纪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历程,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促进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西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根本区别之一 ,就是中国文化重在悟性体验 ,个体差异大 ,传承不易 ,难以构成一以贯之的科学体系 ;西方文化则重在逻辑推演 ,据此积累知识 ,广为传播 ,而继往开来。借鉴历史的思维教训 ,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紧密结合 ,实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是追求真理的终极目标 ,也是中国文化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