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0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远的山区,经济、教育、文化、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相对落后,这种种因素导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这些地区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地域及民族的差异性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试图在对西北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中介三个方面出发来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作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
青年体现中国力量,青春奋斗承载中国梦想。本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的系列讲话,总结出"德"是青年成长的重要标准。从青年为什么要修德等几个层面展开研究,以此引导当代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砥砺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变迁研究20年--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文化是民族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我国近20年来民族文化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国内民族文化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研究领域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方法创新不够.  相似文献   
4.
刘海霞  饶旭鹏 《前沿》2014,(7):16-18
公民意识的培育和塑造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古代中国社会没有独立自由的个体,因而不可能有公民和公民意识;建国后,公民意识初露端倪,但高度整体性的利益结构阻滞了公民意识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公民意识获得飞跃和突破性发展。然而,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现状与中国现代化建设指向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理顺国家与社会关系,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意识培育的理性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沃勒斯坦是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他指出强市场、强政府、强国家体系是现代世界体系的三大支柱。当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三大支柱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市场体系中全球性的生产紧缩,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以及强国家体系遭到削弱。世界体系未来的走向取决于多种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有望转化为社会主义世界体系,这代表了人类真正的平等和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爱国奋斗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爱国奋斗精神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几个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内涵。在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内涵更加丰富,要从政治向度、理论高度、情感深度、实践力度四重维度去把握。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加强广大青少年爱国奋斗精神的培育,要从政治、理论、情感、实践四个方面入手,注重"破"与"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农户经济行为包括生产和消费两个大的方面.在经济生产中,农户形成了保障型生产和发展型生产的二元结构,在经济消费中,也形成了保障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二元结构,从而形成了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二元结构.保障型生产和保障型消费形成了农户的保障型经济行为子系统,发展型生产和消费构成了农户发展型经济行为子系统.社会转型期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发展型经济行为系统对保障型经济行为系统的“殖民化”.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世界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为必然,这个"新时代"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还镌刻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绘就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蓝图,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蓬勃生机。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指导中国未来的实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饶旭鹏  王燕美 《前沿》2014,(17):12-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四个治理"。本文以这四个治理为基础,讨论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问题,认为系统治理理清了农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关系,依法治理是农村社会治理的根本依据,综合治理提供了农村社会治理的规制系统,综合治理解决了农村社会治理的标本关系。推动中国农村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坚持"四个治理"并举。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信息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信息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观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城市治理理念的发展和治理方式的革新;促进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秩序基础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