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长期主持中央工作期间,邓小平对加强党委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善党委领导工作状况和加强党委工作制度建设方面,他提出要摆正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群众的监督,并从上下级关系、集体领导和发扬党内民主等方面论述了加强党委的民主集中制建设问题,还特别强调了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在改善和加强党委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方面,他提出要改革组织人事制度,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人以改善党委领导机构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建立退休制度以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和实行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改革党委制领导制度,以消除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等弊端。上述思想对于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有重大意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2.
参政党能力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如何加强参政党能力建设,是参政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民粹主义思潮在正反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民粹主义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推动主要体现在民粹主义的反资本主义倾向、民粹主义核心观念的流变、民粹主义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民粹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初步中国化等方面。而民粹主义所含有的反智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错误思想则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产生负面影响。从总体上看,民粹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高仁立 《团结》2012,(5):57-59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但是,孙中山对马克思理论是有选择地接受。他明确指出:"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①长期以来,这句话被作为否定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依据。否定者认为,他既然不用马克思之法,就绝不是社会主义。近些年来,许多学者解放思想,重新评价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从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