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中的目标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轴心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虽然在现实中基本上能有效运转,但目前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目标定位的工作环节普遍面临着两项困难。一是在低保标准的设定上存在着社会不公平,某些地区处于极端赤贫状态的民众也被排斥在低保的门槛之外;二是确定目标受益人过程中的行为要求和工作激励,实际上对于促进有工作能力的受益者摆脱贫困,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国际潮流,但却难以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进一步努力方向就是进行制度微调,使社会安全网更为严密,既推进社会公平,又能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乡社会救助筹资水平的公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在筹资工作上实现了高度的横向公平性,中央政府的补助金发挥了重要的拉平效应。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筹资完全依赖地方政府,其横向公平性较弱,但也在大体平等的范围之内。与此相对照,各地农村传统救济的筹资水平呈现高度的不平等性。因此,为了让各地民众享受大体平等的社会安全网的保护,推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是可行的途径,而中央政府扮演一定的筹资责任可以有效地推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走向横向公平。  相似文献   
3.
让公共服务惠及穷人:中国城市医疗救助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对580个基层实施单位的调查,全面分析了我国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实施情况,结果发现,其实施以事后救助模式为主导,但这种模式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地区限于大病救助,这一做法不利于提高贫困人群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并且不同地区在启动经费和行政经费的安排上苦乐不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