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近代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研究李大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行为,搞清楚李大钊为什么认同马克思主义,怎样认同马克思主义,以及认同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从主体和感性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全面兴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近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够发生,不单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变动,尤其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实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条件和现实条件。考察近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因素,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规律和一般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根植于中国文化的、锻造于人民实践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追求、历史重任、意志品质、政治品格等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新世界的精神,闪耀着新世界的智慧和光芒,始终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倡议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近代以来政党政治探索的总结,是新型政党政治的开端。"五一口号"彻底否定了皇族世袭专制政治、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国民党一党专政,标明了新型政党政治的政治基础、运行规则、政党主体,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不仅在中国政党政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两极格局的冷战时代的重大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最根本的就是树立新型政党制度的自信,以新型政党制度和文化,为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提供强有力的诠释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这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经过这次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了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我们要用行动证明真学真信真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推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精神的贡献不单单是革命精神的反作用,而是文化力的决定作用。中国社会政治新秩序的发生、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常态的出现,都是由西柏坡精神的文化力所决定的。我们只有从社会生成的视角全面认识西柏坡精神的文化力向度,才能对西柏坡精神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定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1.农业哺育工业阶段的农村金融政策。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迅速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我国实行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战略,农业成为筹集工业化资金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社南互助合作的组织转化为农村基层社队控制的金融工具,并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被纳入到国家金融体系,转变为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和工商  相似文献   
9.
1948年9月,在河北省平山西柏坡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称"九月会议"。"九月会议"对党的组织建设起了重大历史作用。由乡村走向城市更需强调纪律和统一;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制定城市工作纪律,严防接管过程中的腐败,这几方面的内容,是这次会议为党的纪律建设制定的方针,同样为后来夺取全国胜利起到重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体现的立场观点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概括为: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人民至上和自信自立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