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宋太祖赵匡胤的宰相赵普,为人刚正不阿,办事刚毅果断,在用人上更是坚持唯才是举,不因皇帝的好恶而放弃任人唯贤的标准。 有一次,赵普向赵匡胤提出任用某人为官,未得准许。第二天上朝,赵普又把那份奏章捧了上去,赵匡胤还是不同意。第三天,赵匡胤接过赵普的奏章一看,还是前天那件事,不由大怒,把奏章一撕,扔在地上。赵普却不生气,慢慢拣起奏章,糊好又捧了上去。赵匡胤恍然大悟,赵普是忠诚为国荐贤啊,即降诏任用那人为官。以后,那位官员在任职中显示了非凡的才能。 还有一次,有一位军官立了军功,按规定应该升官奖励。于是,赵普就向赵匡  相似文献   
2.
明代监察制度与历代不同,有一种特殊的职能—制约皇权。明代规定:监察官员的职掌“主德阙违,朝政失得,百官贤佞”。“凡制敕宣行,大事复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封还执奏。”(《明史》职官志)封驳诏敕可以说是监察官员(史书称御史与给事中为“言官”,在此我们称之为监察官员,简称监官。)制约皇权的最大体现。虽然是皇帝的圣旨,监官若认为不合适或有误,也可以驳回不予下达。廷议,许多时候主持者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