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对这一制度进行实证的调研之后发现 ,这一制度存在诸多的不合理性 ,必须对其进行检讨并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2.
法律意识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的高低,而一国法治化程度的高低更取决于领导者法律意识的高低。在依法治国的今天,不仅要求领导者树立依法领导意识,培养遵纪守法习惯,更要求领导者教育群众依法办事,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公民的整体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3.
法律意识的高低体现着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的高低.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来说,法律赋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是否被民族地区充分的利用,关键取决于该民族地区的法律意识的高低,而且主要体现在当地行政长官、人民权利集合体的权力机关领导者身上.为了保证<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各民族自治地方的有效实施,在依法自治的同时,法律意识的培养也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减少行政层级"、"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目标。自治州是多民族中国特殊的行政区划层级的行政建制,伴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治州也必将走上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逐步有条件的"撤州建市(自治市)"将成为其必然的路径选择。与此相适应,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整性和民族自治地方权益,成为民族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5.
自治州自治条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州自治条例与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竞合时效力等级如何划分?立法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自治州自治条例相关条款与省级地方性法规相竞合,自治州自治条例优先;自治州自治条例与自治州单行条例相比较,前者的法律效力高于后者;与同级行政行为相比,同级行政行为不能对抗自治州自治条例;同时,自治州自治条例法律地位的确立,并不完全依赖于法律位阶确立的一般理论,在二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立法关系中,必须充分考虑和把握自治权平等理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