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富余劳动力就业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通过加强政府对劳动力输出的引导和组织;加强对劳动力输出的宣传,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健全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学习培训等措施,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吴红梅  黄文芬 《求索》2012,(6):152-154
中国政府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战略的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区域、城乡及群体之间发展的非均衡。现阶段迫切要解决的是贫困地区、农村和弱势群体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从而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问题。从基本可行能力的视角对均等化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进行审视,发现按均等化的标准执行的公共服务政策,使最需要服务的群体没有得到服务,服务的供给没有实现个体意义的能力平等。本文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混淆了作为发展条件的基本公共服务与作为发展本身的个人能力的区别,并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基本可行能力平等是一个包容性的概念,能兼顾服务的普遍标准与个体能力差异。因此,我们应更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以个体基本可行能力的平等引导均等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