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曾氏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以下几方面:"孝友"为德教之首;修身以达"天德";首倡虚心的治学之道;包含老庄哲学的养生之道.曾氏家教思想以其开放性的品质给当代教育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启示:当代教育应以培养良好向善的人性为首要目标;家庭教育是社会文明进程中需要编译的"源程序";当代教育实现其育人功能的"培养基"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湖南有自己的特殊性,或者说有自己的省情。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及湖南的实际状况提出十三大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重点、不同的内容,以某一方面的发展为突破口,从而带动某方面的发展,如以经济示范区→轴心→带动经济发展。即以什么为重点、为突破口带动某一方面的发展,并将这些问题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湖南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3.
黄正泉 《湖湘论坛》2010,23(6):45-52
社会矛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根据。社会是产生矛盾、化解矛盾走向和谐的历史过程。社会矛盾的不同,社会矛盾论"文本"应不同。传统社会矛盾存在着"斗争性"、"人物化"、"反作用"三大特征。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化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智能化生产力时代,也是追求和谐的时代。精神技术化与技术化精神改变了社会矛盾构成属性。社会矛盾呈现出快速变化、精神作用、力量平衡的特征。现代社会矛盾论文本应是人性化文本,应是化解矛盾的和谐论文本。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去"研究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更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辩证法。社会矛盾论是化解社会矛盾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黄正泉 《求索》2007,(12):124-126
哲学研究的是现实问题,哲学要从天上降到人间。当前中国的哲学面临十大问题:体系问题、实践问题、传统问题、生活问题、生态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精神问题、自由问题、和谐问题等。这些问题哲学并不能解决,但哲学必须研究这些问题,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并促使哲学转型。  相似文献   
5.
人学十难     
人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人存在的内容难于研究使人学学科难于构建 ,人学学科难于构建又使人存在的内容难于理清。人学研究中的每一个问题 ,既是学科的问题 ,也是人存在的问题。人学研究还要受外在因素的左右。人学研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揭示出人学研究的定义、范畴、体系、学科、人的关系、人的文化、人的心灵、人的性质、人的政治等存在的十大难点 ,其意义在于 ,一方面要让人学“知难而进” ;另一方面对这些难点的研究将有助于人学学科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严俊杰  黄正泉 《前沿》2008,(1):184-186
长期以来在中国城乡间形成的二元体制阻隔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发展,中国村官正是处于这种城乡二元体制的尴尬接点上,他们面临着沉重的现实困境:职位名分尴尬;责任重压力大;工作待遇偏低。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的最终转变、国家农村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以及政府和社会对村官的关注和支持是中国村官的希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鱼米经济的逻辑前提是资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即鱼——自然繁殖捕之不尽;米——春种秋收无限循环,鱼米经济源于生产效率低下的农耕文明,是一种适应低效生产力的湖区原始发展模式,其生产思维是单向度的,是单程式的自然经济形态。鱼米经济既造就了洞庭鱼米之乡,也带来了洞庭湖区生态危机,这是洞庭鱼米经济的现代发展困惑。生态经济是生态伦理与经济规律的有机耦合,是通过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来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和谐发展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鱼米经济到生态经济是环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转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