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董其昌美学思想中的比较观@李吾铭$广州暨南大学中国文化艺术中心 @黄贞权$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①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二卷,齐鲁书社1989年出版,第537页。  相似文献   
2.
“虚静”说本为先秦道家哲学观点 ,在中国古代就有其丰富的哲学意蕴和美学内涵。当援用到艺术创作领域后 ,贯穿于艺术创作始终。从道家的体道方式中超脱出来 ,到“虚静空明”的体用方式和“以资谈美”的自觉方式 ,再到“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作理论、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黄贞权 《理论月刊》2010,(10):131-136
孔颖达《毛诗正义》统一了南北经学,在唐代政治与多元文化格局下,重振了儒家经学的政教传统,发掘了《诗》文本深厚内蕴,剥去历代对《诗》阐释的陈垢,并加以创新和超越,完成了《诗》学到诗学的转变,展示了极其丰富的阐释学思想,建构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同时也表现了士大夫的审美理想和意识形态共存的二元结构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