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中国现代《易》学史上,《周易尚氏学》的作者尚秉和(1870—1950年),是享有盛誉的著名易学家。黄寿祺(1912—1990年)于1929年赴北平中国大学学习,1935年毕业。他师从尚先生学习易学,尚先生非常器重他。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众多的英烈中,佟麟阁将军是战死在全面抗战开始后的一位高级将领。先父黄寿祺 (1912—1990)大学毕业后曾投笔从戎,投身佟将军麾下。这段军旅生涯,虽是短暂的,却使他终身难忘。先父1935年7月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国学系。毕业后,在北平嵩云中学、燕冀中学等校任教。 1936年8月,在全国抗日爱国运动热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二十九军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将军下令,通过考试选拔平津保各大学毕业生, 以培养抗日干部。抗日的爱国激情在先父的胸中激荡  相似文献   
3.
一、李贽晚年三教皆崇,并主张“三教归儒”李贽50岁以前的思想与50岁以后的思想差别很大。其思想的巨大变化与其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在50岁以前,主要是读书做官,而50岁以后,主要是著书立说,因此,他的一生大致可以50岁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李蛰后期的生活道路十分坎坷。50岁以后,逐渐耽于怫学,并长期寄居僧院。70岁落发为僧。李蛰晚年虽然信奉佛教,但不是独尊佛教,而是儒、佛、道三教皆崇。他认为“超然于名利之外,不与利名作对”是孔子、老子、释过佛的共同特点,而且,能超越凡人、不为名利的,只有这三位大圣人。显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