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少情  姚掌宏 《唯实》2011,(10):4-7
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在党的建设中的根本体现。纯粹的党员工具论是工具理性在党的建设中的反映,它将党员置于被支配、被驱使、盲目服从的地位,无视党员在政党运作中应有的权利。完全遵循党员工具论,就不可能有党的持久生命力,也不可能有党员主体地位。唯有确立党员主体地位,实现对党员工具论的超越,才能有效地激发党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从而使党保持持久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
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思想在党的建设中的根本体现。党员主体地位所具有的特征将自己与处于边缘地位、处于客体性地位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区别开来。这种特征体现了主体性所演绎出来的共同属性,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党员所依托的组织属性,是主体性与共产党组织的规定性的综合。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党员主体地位可能有较多的表现形式,但是,由主体性和党的规定性所制约着的党员主体地位,仍然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龚少情 《党政论坛》2011,(21):22-23
党的十七报告明确指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权利。党员权利日益受到各方重视。然而,很多人无视政党组织本质对于党员权利的规定性,自觉不自觉地用公民权利的概念对党员权利进行演绎,结果造成种种偏差。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组织认同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所具有的与其所加入组织的一致性,它表明个体对组织的忠诚程度。组织认同标示的是组织内成员与组织的关系,是组织成员对组织忠诚程度的反映;而政党认同则标示的是社会成员与政党的一种关系,是社会成员对于政党忠诚程度的反映。组织认同是促进政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政党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缺乏组织认同的政党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的,组织认同丧失之时,便是政党发展停止之时,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高度的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5.
一个组织为了其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以及组织功能的有效发挥都程度不等地赋予其组织成员某种角色担当,要求其履行一定的义务、承担必要的责任,否则组织便一刻也无以存在和发展。这就是说,成员的责任担当是组织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引擎,缺乏问题意识的研究是没有生命力的低水平重复,党建理论研究因其与意识形态、党的权威和政策方针等等紧密关联,问题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批判性、现实性和超越性,是强化党建理论研究问题意识的重要原则和路径。当前党建理论研究的问题应该以中国的现实场景为基础进行展开。秉持批判的精神,怀抱对于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关切,关照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深入挖掘党的建设应予深切关注的问题,将使党建理论研究切实走向科学而又活力迸发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7.
党员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本质要求,也是其持续执政、永葆生机的重要关键。前苏联共产党之所以走向衰朽,与广大党员主体地位的缺失是分不开的。前苏联共产党党内权力高度集中,党员权利毫无保障,广大党员处于组织的边缘地位、客体地位,无法激活党员作为主人翁所具有的生机与活力,党员主体性作用也无从发挥,这使政党的功能逐渐萎缩。而党员主体意识的丧失又进一步从思想深处动摇了党员对于苏共的基本认同和对党的忠诚。苏共走向衰朽正是党员主体地位严重缺失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要求推进党建理论研究的科学化,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指导党建理论研究。党建理论研究是经世致用之学,只有直面党的建设在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党建理论研究才可能有厚重的价值和持久的生命力。执政党建设是一个与政治体系、社会体系紧密关联的系统性工程,政党现象及政党行为具有多方面的视角,从而凸显了党建理论研究跨学科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和平解放北平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傅作义将军,对人才的培育极为重视。他常说:“夫为将者,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学。”1931年,他主政绥远时,深感人才奇缺。为了培养抗日干部、国家建设人才,傅作义在当时人力、物力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大办教育。他亲自兼任奋斗中学、奋斗小学校长,并表示抗战胜利后,将解甲归田,效法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效法创办南洋华侨中学、厦门大学的陈嘉庚,致力于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人才。 傅作义在绥远的办学方针是:“德智体兼修,教学做合一”,在德育方面,他尤其重视爱国主…  相似文献   
10.
竞争性政党比非竞争性政党更加具有发展的动力,这是亨廷顿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亨廷顿命题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竞争性体制的确立,迫使西方政党关注于如何获得社会的支持,并进行适应性变革。然而,现实政党演进的历史表明,这种竞争性政党又日益出现深刻的变革危机,呈现政党衰落的倾向,从而对亨廷顿命题的普遍性价值提出了质疑。亨廷顿命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