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9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威廉斯和伊格尔顿作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领域中从文化维度体现其学术思想的典范.威廉斯把文化界定为"民有和民享的存在",从而倡导大众文化和共同文化,在人类生活方式的层面,突出了文化的实践功能;伊格尔顿在词源学以及意识形态的高度理解文化,从人类文明、生活方式以及艺术等方面探求文化的本质,突出了整体主义的文化唯物主义思想,赋予文化以特殊的意识形态功能,在实践的、人类生存的和民主政治的意义上,揭示了文化的本质,推进了对文化与社会关系的深层认识.  相似文献   
2.
劳动协作体现了生产组织的平均劳动力,对工人的管理提供了标准;协作使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发生革命;协作强化了劳动竞争,创造了新的生产力;协作劳动改变了对工人的指挥方式。  相似文献   
3.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正逐渐地取代货币资本等有形资源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和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因此,分析探讨知识管理中管理主体的再塑造、管理主客体彼此间的预期及其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整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在其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是他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卢卡奇的整体性思想经历了从形式的整体到历史的整体再到革命的整体的深化过程。其主要特征有:整体性是具体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整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整体性是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整体性是乌托邦情怀与关怀人的统一。卢卡奇的整体性思想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主体与实践逻辑关系的系统梳理对于清晰展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以及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科学的实践观阐述对主体的理解与认识,确立了科学的主体观。鉴于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在主体与实践关系理解上的偏差,西方人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开始致力于从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总体性原则出发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但从逻辑关系看,其实践概念却是从主体范畴中推演出来的,并侧重从一种抽象的精神文化层面来揭示实践的内在机制。这一缺陷为西方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所洞察,由此他们提出了拒斥主体的结构主义范式。这两种思潮的交锋又催生出一种寻求主客体力量动态平衡以及从主体间性出发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理论动向。  相似文献   
6.
阶级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长期探讨的一个主题.作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在阶级问题的研究方法和阶级形成的界定上,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和佩里·安德森看法不一,观点上的严重分歧导致了两人激烈的争论,而主体与结构的关系问题就是两人争论的实质.只有以实践为基础,全面辩证地加以分析,这一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民族国家权力是现代国家权力形式的主要指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国家权力在现代国家体系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在维护国家权利、协调国际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重要的作用。但是民族国家权力的扩张又必然,中击公民权利的维护和个人自我的认同,再加上极权主义等方面的威胁,使民族国家权力在运用的过程中陷入二难的困境。吉登斯对构建未来社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且有益的尝试,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但其思想理论具有不可超越的阶级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效率与公平”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命题,也是一个分歧较大的话题。博弈论作为一种方法理论,自20世纪中期问世以来在多个领域获得了飞速发展。运用博弈分析法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逝世是英国和国际史学界的重大损失,其史学研究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其哲学遗产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基石,把科学技术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运用整体主义的宏大叙事阐述了资本主义从胜利走向衰落的趋势,强调了社会主义是唯一和根本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10.
论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英国形成的一股新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它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强调马克思思想的“科学性”;强调马克思思想的现实性和实践性,紧扣原著阐述其思想,并对现实社会尤其是文化做出有效的批判;既博采众长又强调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以分析为基础的技术批判,以技术批判为核心的文化的逻辑建构等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