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政治理论   1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天下守财     
宋太祖赵匡胤躬身俭约,《续资治通鉴》卷一至卷八载其事。谨举几例:  一日在宫中,已经出嫁的永庆公主入宫拜见,衣着稍为花哨,太祖很不高兴,对公主说:“你把这些衣饰给我留在宫里吧,以后别再这样打扮。”公主不以为然地说:“这才用了几根翠羽,能值几何?”太祖说:“怎么能这么说呢!作公主的这样装扮,宫闱戚里必相仿效,就会把风气带坏。你生长富贵之家,当念诸多东西来之不易,不可轻易糟践浪费,开恶业之端。”  一次太祖与皇后侍臣闲坐聊天,直接说明了他躬身俭约的用意。皇后随便问道:“皇上作天子日久,御用器物搞些金…  相似文献   
2.
国宝古弼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位励精图治、奋发有为的君主,北魏的疆土在他手里广为开拓,与当时南朝等四邻的关系也处理得较为主动,国内政治也算清明,聚拢了一批能臣良将。然而在位日久,拓跋氏也生出些骄逸之心。《资治通鉴》第一百二十四卷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公元四四四年八月,拓跋氏去西河围猎,让尚书令古弼留守。他诏令古弼以肥马良驹供为猎骑,以逞威仪。然而古弼在执行中却大打折扣,悉以弱马羸骑给之。拓跋氏大为光火:“‘笔头奴’(因古弼是个尖脑袋,故皇上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敢捉弄我,等回去后,先斩此奴!”古弼手下的人惶怖非…  相似文献   
3.
烛邹三罪     
[原文]景公好弋(音 yi,打鸟,捕鸟),使烛邹(人名)主(管)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  相似文献   
4.
庄子贷粟     
庄子家贫,一次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吧,我正要向老百姓征收赋税,获得邑俸!到时候一定借你三百金,可以么?”庄子一听,非常生气,说:“我昨天来的时候,半路上有个声音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辙中的一条小鲫鱼。我问:“小鲫鱼啊,你在这里干什么》”它说:“我是东海的水官,现在困在这儿,您老先生能给一点儿水救我一命吗?”我说:“那有什么不可以!我就要南游吴越,我将请求吴越之王激引西江的水来迎接你,你看怎么样?”鲫鱼听罢气愤地说:“我一不小心离开了水,困在这里,急需斗升之水就能活命,而先生您却这样…  相似文献   
5.
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良传统,诸多典型事例经久流传。“孟母三迁”是讲环境,“岳母刺字”是说忠义,“程门立雪”是讲尊师,“孔融让梨”是说逊让,“曹冲秤象”、“司马光砸缸”是讲益智,“悬梁刺股”、“偷光”、“聚萤”是说苦读…… 年来从报刊上拾得几个小故事,是讲现实中未成年人教育的,也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卫人嫁女     
《韩非子.说林上》讲了一个故事:卫国有人嫁女,郑重告诫闺女:一出嫁后,一定要多多积攒私房钱。嫁人后经常有人被休掉,你得留点钱以防万一]。女儿心领神会,结婚后果然千方百计地积攒私房。后来婆婆发现了这个问题,就以她积蓄私房过多为由,把这个儿媳休掉了。女儿回家,得意地告诉老爹:[爹,我回来了!不过我的财产已比出嫁时多了一倍]。老爹一看果然如此,一家人皆大欢喜。这则小故事,让人啼笑皆非之余,更启发我们想到了一些问题。其二不知两千多年前有一倍大款*这一说没有,如果有,该卫人父女则是典型的成功者,皆大欢喜自在…  相似文献   
7.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期间 ,一次送别他的同乡好友薛存义 ,“载肉于俎 ,崇酒于觞 ,追而送之江之浒” ,极尽依依深情 ,并为之挥毫赠序。序不长 ,其文曰 :“凡吏于土者 ,若知其职乎 ?盖民之役 ,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 ,出其什一佣乎吏 ,使司平于我也。今受其直怠其事者 ,天下皆然。岂唯怠之 ,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 ,受其直 ,怠若事 ,又盗若货器 ,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 ,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 ,何哉 ?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 ,如吾民何 ?有达于理者 ,得不恐而畏乎 !”(文见《柳宗元集》第二十三卷)这段赠言的大…  相似文献   
9.
刘邦与萧何     
公元前二○○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平城,用陈平秘计侥幸脱围。回到长安!见萧何为他修建的未央官已经落成,气势豪华,极尽壮丽。可能因为这次出征狼狈而归,心气不佳,刘邦直冲萧何发起火来:“天下粗定,边境尚不安宁,劳苦征战,成败未可知,为什么急着把它段修得这等堂皇?!”萧何赶忙解释:正因为天下未定,才需要有个地方好落脚。况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宫般不壮观就无以重威仪。当然我们告诫后代千万注意节俭,不要超过这种规模就行了。刘邦听完这番话,一下子转怒为喜,高高兴兴地住进了未央宫,并且从此正式定都长安。事见资…  相似文献   
10.
唐宣宗李忱,在位十四年,克乌节俭,苑花求治,在沉闷的中唐政治上撩起了几许微澜,史称“小太宗”。《资治通鉴》里记载了他的几则小事:他的爱女万寿公主嫁给起居即郑颢.他说:“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因此恳切叮嘱公主在夫家恭执妇礼,如百姓家法,毋搞特殊化,并为举行了简朴婚礼。有一次他得知郑颢弟弟郑颔得了重病,遣它使视疾,回宫后问“公主现在于什么?”使者答“在慈恩寺看戏”,宣宗大怒,立即派人把公主召进宫里,训斥道:“岂有小叔病重,不往省视,而自在观戏乎!”并且感叹:“怪不得上大夫家多不愿与我家为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