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我国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方向,应当放在重塑当代中国基层社会与基层治理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中全面理解。新征程新挑战要求我们以更加成熟的治理体系和更加高超的治理能力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展现新面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夯实基层社会基础、重塑基层社会形态。一方面,“三治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共治、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基层社会重塑目标,有助于妥善处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六个基本矛盾;另一方面,“三治融合”本身提供了一个可供选择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同时,面向未来的“三治融合”建设也指向重塑基层社会的十大议程。本文基于浙江省桐乡市的“三治融合”建设实践,讨论为什么重塑基层社会是可行的,以及重塑中国基层社会的具体路径和未来议程。  相似文献   
2.
优化营商环境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战略任务。现有研究探讨了它对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较少关注它是否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否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评价,这其中既包括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的直接效应,也包括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引入政策溢出效应的视角,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检验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对公众美好生活感知与政府治理水平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对公众美好生活感知与政府治理水平感知有正向影响,能够对经济领域外的其他领域产生正向溢出效应。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的影响也存在对象溢出效应,在美好生活、法治、回应、有效、参与和透明方面,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对非企业主体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比对企业主体相对较小。优化营商环境未来需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安排协调一致,进一步增强其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组织研究与制度方法的有机结合使组织学新制度主义获得了开创性的发展,但在发展之初,以组织“同构”为代表的研究重点关注制度如何塑造组织行为,忽视了行动者对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因而在解释组织多样性及制度变革时表现乏力。2006年,以Lawrence和Suddaby为代表的学者整合组织学新制度主义领域散落的关于能动性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制度工作”(Institutional Work)概念,关注组织或个体在创造、维持和破坏制度过程中采取的策略和行为,弥补了本领域微观基础研究的不足,为后来者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过去十多年关于制度工作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系统介绍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理论前沿,通过详细分析近五年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未来哪些理论命题仍有待研究论证以及对我国制度建设研究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