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周易》的中心思想。但以往对《周易》和谐思想的研究,多限于《传》中抽象的论述。本文从《易经》的四个卦象"履"、"咸"、"泰"、"恒"入手,分析四卦的卦象和爻象中所包含的和谐思想的逻辑结构及其体用关系。大致说来:"履"(即"礼")、"恒"(即巩固礼法制度)皆为体。从逻辑上说,"履"是前提,"恒"是目的;"咸"、"泰"即上下颠倒以达到相"感"是达到和谐的方法,皆为用。此四卦所表示的社会阶层的和谐思想,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9世纪的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考证,从时间和逻辑上考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意义几个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思想都不是从当时的自然科学出发.相反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启发了自然科学.以科学作为哲学前提和基础的做法,不是马克思的方法,而是近现代哲学"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哲学把宇宙看作一个自然的有机体,认为“和”乃是天地的基本组成,是万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是君子做人的基本原则。这个思想来自于《周易》、《内经》八字易象等的易象思维方式。《周易》认为阴与阳在本质上是和的,卦象之和与否取决于阴阳的位置;《内经》认为阴阳与五行是宇宙间的力量与功能,和谐与否取决于这几种力量之间不出现“太过”与“不及”;八字易象认为事物和谐取决于,一是事物的内外部结构是否合理,二是能否帮助事物中对和谐有益的要素,同时对有害于和谐的要素进行压制、打击。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为物质本体论,不过是重复了旧唯物主义的结论,只是强调了物质世界对人的先在性、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它没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区别,没有显示出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一再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理论界进行了许多探讨,笔者试图从分析社会矛盾体系入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人类社会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和结构的系统。从而,人类社会的矛盾也构成一个具有复杂层次和结构的矛盾系统。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只讲社会基本矛盾,对除了社会基本矛盾以外的矛盾均不作归类和分析。我认为,按层次区分,人类社会的各种矛盾可以归为三种,表层矛盾、基本矛盾和根本矛盾。表层矛盾。即直接呈现在现实生活和社会…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世界经合组织发出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年度报告。随后,“知识经济”这个概念迅速席卷世界。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讲话时指出,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 知识经济在给中国科学界经济界提供发展机遇、提出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怎样培养未来知识经济的适用人才,已经是我们面对21世纪高校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理论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变异何丽野理论与实践怎样成功地结合,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出现了理论在实践中的“走样”。例如,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  相似文献   
8.
对于在大学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既搞好教学,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其应有的工作职责。但是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目前国内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有一部分无法统筹兼顾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上处于一个“学术边缘”,即无法进入理论研究核心的尴尬状态,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都是很不利的。  相似文献   
9.
理论怎样与实践相结合.怎样更好地为实践服务.一直是我国哲学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在局部出现了脱节,主要表现为理论在实践中的“走样”。例如.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丈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论述得都很全面.准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只有一个基本点或者只有一手硬的状况.再如“各路诸侯太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中央的话不听,国务院的话不听。”‘也是理论在实践中走样的表现,讲起来头头是道.实际中另干…  相似文献   
10.
在以“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一元论”、“实践本体论”(以下通用“实践唯物主义”代之)为一方,以“物质本体论”为另一方的哲学争论中,双方似乎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任何变改,其影响和后果绝不仅限于哲学学术范围。例如,争论双方有个焦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