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政治理论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战后日本政坛丑闻迭起,其中最为轰动的要数七十年代的洛克希德案件、八十年代的里库路特案件和九十年代的金丸信受贿偷税案。洛克希德案洛克希德案曝光于1976年。这年2月4日,从美国参议院传出消息:美国的洛克希德公司为推销自己的产品,向欧洲很多国家及日本的官员行贿。第二天,日本报纸就对此作了报道,正在举行例会的日本国会为这一意外的消息所震惊,议员们强烈要求追查受贿者。5月14日,日本众院成立了洛克希德事件调查委员会。经过5个多月的调查取证,东京地方检察厅认定前首相田中角荣是此案涉及的政府高官中的核心人物,其在任职…  相似文献   
2.
廉洁政治的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廉洁政治是在政治共同体中为公共利益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活动。廉洁政治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它是一个系统结构,其本质和核心是"廉正",关键和重点在上层,基础在社会风气。反腐败必先反特权。建设廉洁政治既要从严治吏,也要注意加强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建设,培育良好世风。  相似文献   
3.
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含义与评估标准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应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规划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目标完满实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质量达标、运行良好;功能作用突出、达到预期效果的科学有效的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评价标准主要由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对生产力发展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适应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与管理和治理的依存度、融合度,与相关主体、要素之间的协调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自身的整体稳定性及控制腐败的效能和人民群众对于反腐败的满意度几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当今国际社会独树一帜的中国国家廉政体系。该体系理论的形成是当代中国反腐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顺应了国际社会反腐败斗争的发展潮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防治腐败理论、系统论科学等构成了其理论渊源;当代中国的反腐败实践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形成的经验基础;中华文明的整体思维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的传统文化渊源;学习和借鉴国际社会注重预防腐败和建构国家廉政体系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理论的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5.
元代名臣张养浩所著《风宪忠告》作为中国监察史上最早的一部监察官教科书,提出和论述了"监察官应竭忠吐诚,置生死祸福于度外"、"弹劾要不避权贵而爱护君子"、"执法之臣当以自律为第一"、"刑罚不足致治,教之而使之不犯为治之道"、"通其情,莫如悉心询访"、"全面履职,讲究监察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思想观点。这些思想启示我们要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监察队伍,充分发挥监察机构在警示教育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用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监察委员会的调查权限和监察手段,建立健全监察权制衡机制和监察官职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论监督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监督的本质是管理和控制。政治监督和法律监督就是对国家权力的管理和控制。监督作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监督作为一种控权机制,具有制度性、调控性、质疑性、上位性、外在性、独立性、权威性、从属性和有限性等八大属性和本质特征。监督与监察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监督中包含着监察,监察为监督的一种具体和特定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生财有道     
从前耻于言利的孔圣人的子孙们,如今观念大变。日见其多的人下海“淘金”,奔“三资企业”,上街摆摊儿,打起旗号组建公司做生意……或业余或专业,生财的路子和手法五花八门。前些日子去某大城市公差,  相似文献   
8.
反腐败斗争展开以来,时常想起毛泽东的故事。1949年8月湖南解放,欣喜万分的乡亲们纷纷给毛泽东写信祝贺,也有些亲朋故旧在信中提出了请毛泽东推荐参加工作等要求。当时人民政府各机关由于工作需要招收了大批新人,其中也包括一些老干部的家属和亲友。而毛泽东却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别人的亲友可以来,我的不能来。他交待:“凡是要求我给安排什么工作的,一律谢绝,我这里不介绍、不推荐、不说话、不写信。” 在感佩伟人风范的同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