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刘仁春 《传承》2012,(8):50-51
实践教学环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不断受到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概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政策网络作为一种旨在构建政府与社会良好互动的政策分析路径,无疑为政府治理开阔了视野,对提高我国公共政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对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缓解政府与社会矛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政策网络理论的内涵阐述出发,分析了其在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在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往往又各自为政,诸如地方保护、重复建设、区域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等问题大量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政府需要在政策、制度安排方面进行深层次调整,加强区域公共管理,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政府的规范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但组成政府的微观主体还会有自己的利益。新制度主义的"诺思悖论"揭示了政府在追求公共利益和追求自身利益之间的角色冲突和内在矛盾性。在现实中,只要政府权力不受控制,组成政府的微观主体就可能放弃公共责任,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不仅不是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反而可能成为公共利益的威胁。只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才可能保证政府按照公共利益的要求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5.
刘仁春 《前沿》2011,(22):55-58
作为价值理念,公共利益具有规范性和抽象性,是一个关涉政治正义性与政府合法性的基石性概念,政府的规范目的应当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但一旦进入到事实层面,公共利益就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在多元利益背景下,不同的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利益冲突不可避免,而公共利益并非脱离个体利益之上的抽象之物。在多元社会中,公共利益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民意的充分表达才能赋予其现实内涵的。  相似文献   
6.
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部门实施管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公共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当代政府公共责任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强化的结果。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政府管理需要由过去的政治导向、经济导向转为服务导向,把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