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乡村振兴战略是马克思主义城乡统一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反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对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农业强国有重大指导价值,农业合理化、农地规模化、农户合作化、农村工业化、农民主体化、农政公共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励敏 《求索》2013,(12):43-45
大湖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特别是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和新型工业化持续健康推进的大局。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腹地。由于三峡水库蓄水运行的影响,洞庭湖出现了枯水危机,其调蓄作用减弱。再加之传统粗放生产方式.产生了严重的湖体面源污染。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危机.其必由之路就是实施绿色工业化战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高效发展相融合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农业主产区的研究以湖南省为对象,通过对望城县的星城镇、双峰县的走马街镇、宁乡县的灰汤镇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实地调查,对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形成进行研究。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对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意愿,对合作组织服务的看法,政府与合作组织的关系,农户对合作组织参加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形式多种多样。待解决的问题有:合作组织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支持;合作社的行政管理机关不明确;合作社的发展还有许多待规范之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了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农户最大程度上的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农户生产规模受限于自然人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联系起来的家庭规模,存在生产技术水平低、专业分工水平低和社会化程度较低的“三低”状况,为了克服这一矛盾,80年代中期以后,广大农民群众在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兴办了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根据我们对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典型调查研究认为,要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一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二要以农民为本,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三要有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能人和大户当领头人;四要立足于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打造特色产品和品牌价值;五要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生产基地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六要各级政府全面组织、指导、扶植农民。  相似文献   
5.
刘励敏  刘茂松 《湖湘论坛》2009,22(2):13-16,18
农业现代化在国内外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范式,基本上是从技术层面来定义农业现代化,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有两条典型的路子,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机械技术现代化”和以日本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现代化”。很显然,尽管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农业现代化不只是技术的现代化,而是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参照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推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进而建立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研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出发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