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医疗广告既是医疗机构推广业务的一种营销方式,又是广大医疗消费者满足健康需求的重要信息来源,同时也是不法分子和商家坑害消费者、谋取不当利益的重灾区。当前有关部门对医疗广告的"八准"式监管方式是只监管不服务:既体现了监管部门的权力任性,又反映出监管部门的懒政思维,且其立法依据也存在瑕疵。为此,提出加快推进医疗广告监管"放管服"改革三策:由"八准"式的事前监管改为"八不准"式的事后监管;审批式的事前监管方式不变,但将"八准"式监管改为"八不准"式监管;维持审批式的"八准"式监管不变,但进行流程再造。  相似文献   
2.
“隐性动态贫困”的识别与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我国扶贫济困工作未来所面对的主要挑战。传统治理工具主要应对“绝对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及存在可识别的贫困表征的相对贫困问题,较难对“非贫困状态-相对贫困状态”路径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应对。以“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有效识别与应对为目标,国家应推出反向国债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济困的治理工具,以作为传统扶贫济困治理工具的补充,为相对贫困中的“隐性动态贫困”问题的识别与治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4.
我国行政许可法有四个条款存在着立法瑕疵。行政许可法第一条应明确将立法法作为立法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条所规定的行政许可的定义,应能够把作为申请人从事特定活动的必要条件的行政审批活动包容在内;行政许可法第十三条应保留草案中曾有过的禁设行政许可的条款;行政许可法第五十七条应为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决定行政许可的授予保留适用空间,以弥补先到先得原则在公平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对行政权能的规限,在四个方面操之过急,走向了其立法宗旨的反面:对行政规制权的规限,否定了行政机关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禁止权;对行政收费权的影响,否定了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原则;对执法检查权的规限,排除了行政检查的强制力;对行政保密权的规限,寻求乌托邦式的透明行政.  相似文献   
6.
心灵治理是通过非物质手段和非强制手段影响人的思维过程的公共管理路径,它通过培养人的社会性需求和影响人对需求的价值认知而使其自愿降低或抑制个人的特定需求,以此来解决公共问题。心灵治理路径具有物质治理路径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有助于降低公共管理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和消耗。心灵治理的基本典范主要有四种,即意识形态范式、伦理范式、宗教范式和科学理性范式。当今以西方经验为背景的公共管理学一直漠视甚至无视心灵治理,我国的公共管理学应重续注重心灵治理的传统,开拓公共管理学的新边疆。  相似文献   
7.
学分制是当前中国高校教学改革中一个引人关注的热点 ,学分制是教学管理的一种方式和制度 ,推行学分制是对传统的学年制教学制度的一种改革 ,高职院校推行学分制 ,有利于高职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更适应社会就业制度的改革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学分制有许多优点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高职院校要根据国情和校情 ,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分制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公共管理逐渐被经济学思维所主导,从而引发了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结果助长了贱卖创富、富而不稳,唯富是求、道德沦丧,精英阶层某些人公共品格滑坡、社会良心和社会正义无所依托等不良社会现象。党和国家应以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中心工作,认清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在价值目标上的差异,以对症下药、治病除根的辨证疗法来纠正中国公共管理的“经济学中毒症”。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范围内,福利及社会福利的概念都存在多重内涵。需求溢出理论认为,作为不同福利概念内涵的最大公约数,福利的本质即需求保障;而属于公共事务范畴的公共福利的公共性则有实质公共性和形式公共性之分;公共福利的供给主体包括作为元主体的个人和作为衍生主体的四类广义社会组织,公共福利的供给呈现出多元路径或多元机制的嵌入式混合并用。需求溢出理论的福利观主张,我国应建立多元循义供给的永续福利国家,通过公共福利定向供给的退出机制使有劳者的福利总水平(私人福利+公共福利)始终高于不劳者的福利总水平,从而在为民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福利的同时,避免落入西方传统福利国家的养懒人陷阱。  相似文献   
10.
需求溢出理论与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求溢出理论的提出,意在弥补公共管理学基础理论薄弱的问题,尤其是弥补当前公共管理的流行理论在政府职能定位方面的不足。需求溢出理论主张:个人需求超出其本人及家庭的满足能力即为需求溢出,个人的需求溢出生成社会的公共事务,解决个人的需求溢出问题是公共管理的终极使命;当合法的个人需求之间发生冲突,具有压倒性正义优势因而需要由公共权力来维护的一方的需求溢出,即为公共利益。由此,需求溢出理论以个人的需求溢出为标尺,对政府的职能定位提出了比其他理论更为明确的方向性指导,因而更宜作为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