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我们党自改革以来在农村的一贯政策,从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到提出“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到近期出台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其宗旨只有一个,就是确保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长期稳定,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为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
“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能再靠牺牲农民土地财产权利降低工业化、城镇化成本,有必要、也有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2011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花了很大篇幅谈土地制度及其改革问题,为下一步如何深化统筹城乡改革以及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对发达农区和城郊村庄的调研,我越来越感到:在经济发达的村庄,如果不实现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它们在一段时期的繁荣后,将陷入"越发展、越麻烦"的困境。为此,必须在以下几方面深化改革,实现发达地区农村的社会和谐与长治久安。第一,深化集体所有制改革。中国的农村家庭承包制改革以坚持集体所有制为前提,但是,由此也留下集体成员权被不断强化的制度遗产,这一点在  相似文献   
4.
一、根本改革现行征地制度,谨防建设用地的国有化趋势。现行农地转用实行由政府征用的制度,形成了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局面,造成了农地变为建设用地过程中的  相似文献   
5.
近期中央就农业农村政策频频发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要靠自己”,“自己的饭碗主要装自己生产的粮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阐述了我国新时期的粮食安全观。  相似文献   
6.
凡涉猎过西方经济学说的人都会感到,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总是限于市场领域。经济学就是解决稀缺的物质资源的选择和配置的;在市场活动中,每一个人的经济行为都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支配。但对这一经济现象背后“人”的活动研究甚少。由于这一局限性,使得经济学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要进一步完成伟大的转型,核心在于两方面:一是中国在进一步朝向全面开放的过程当中,经济和政治要良性互动;二是要想真正实现结构现代化,就要解决农民跟土地黏度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向小康社会之后的中国经济,不仅要看经济增长总量,看经济结构,还要看经济耐  相似文献   
8.
刘守英 《前线》2014,(5):17-19,2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整体、系统的改革部署。改革方案既牵涉土地权利制度安排,也牵涉到土地市场形成与发展以及征地制度改革,尤其牵涉到城市化进程中最关键的利益问题——即土地增值收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分配,这一改革将对我国发展模式转型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土地制度改革与全局改革的关系土地是牵扯利益相关者最多的一个载体,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土地制度改革及其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整体、系统的部署。《决定》的改革方案几乎牵涉到土地问题的所有方面:既有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未来的土地权利制度安排和未来农业经营制度安排,又有农地变成建设用地过程中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还有城市化进  相似文献   
10.
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解读南海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省三  刘守英 《政策》2003,(7):54-56
本文所描述的是南海工业化本身的独特特征,南海工业化模式与传统的国家工业化和地方政府主导的乡镇企业工业化模式在土地政策上的不同特点,以及它时农民收入的增长和乡村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独特的南海模式,对破解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难题,引导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