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原安徽省政协委员张月潭,于19世纪末诞生在大别山区一个贫瘠的山乡,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使他过早地背负上救国济民的历史重担。青年张月潭在民主革命先驱朱蕴山、沈子修、桂月峰等人创办施教的六安三农学堂经受了民主思想洗礼,又为寻求救国之路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工业大学,回国后从事家乡教育事业长达20多年,为乡梓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2.
位于大别山北麓,毗邻鄂、豫、皖三省八县的金寨县与其兄弟县楚都寿春、古城龙舒、皋城六安相比是一个年轻得多的县份。金寨历史上本无此县,直到1932年才有其前身立煌县的设置,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将立煌这一政治色彩极浓的县名改为金寨。“立煌”与“金寨”的命名可说是人民革命斗争的缩影,展示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 金寨具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在立煌建县之前,这方浸透先烈鲜血的红土地上便已建立过县级革命政权。金寨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60午代前授衔将军包括洪学智上将多达58名。  相似文献   
3.
在未名社6位成员中,除鲁迅先生外,台静农是以小说创作见长的。他的小说多取材于乡井民间,与村农小民同歌哭。1928年台静农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的名字就叫《地之子》。鲁迅先生称赞说,在“争写着恋爱悲歌、都会的阴暗的时候,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的,也没有更多、更勤于这作者的了”。 随着《地之子》的闻世,台静农的小说创作一发而不可收,可直到两年后,这些作品才得以结集出  相似文献   
4.
●50年代脍炙人口的歌曲《歌唱二郎山》,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工兵部队,为西藏人民的翻身解放,抢修康藏公路的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殊不知,《歌唱二郎山》是改词于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第三纵队女工队创作的一首革命歌曲《歌唱大别山》。《从<歌唱大别山>到<歌唱二郎山>》揭示了这一鲜为人知的秘密。  相似文献   
5.
素幅寄深情     
素幅寄深情台益燕20年代末,以《地之子》、《建塔者》蜚声文坛的台静农先生,不仅是位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到纸上”(鲁迅语)的未名社中唯一以小说创作为主的文学家,而且还是被评论家列为台湾书艺之首,与于右任齐名的书法家。虽然大陆时期的台静农其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